在徐和起事之前,另一頭的王政也在做著相應的準備工作。
回城的第二天,他便連忙召開了軍事會議。
主題,自然是臨淄。
廣饒縣衙的大堂之上。
已是諸將聚合。
最初的六位少校,除了目前還潛伏在臨淄的呂德之外,自然悉數到場。
而新加入的四人,則讓參會人數終于突破到兩位數。
張饒:任少校,統領原部七千人馬,為天罡軍四部。
潘璋:任上尉,歸徐方統領。
于禁:任上尉,統領之前加入系統的張饒兩千多兵卒,單獨成天罡軍山部。
王政既然以功名利祿勾動了于禁不欲屈居人下的雄心壯志,自然不會給他太低的職位,但于禁剛入天軍,寸功未立,王政也不可能突然就讓他和吳勝等人平起平坐。
此時,場上只有一個人在侃侃而談。
其他人都紛紛聚精會神地做傾聽狀,包括王政在內。
這個正在說話的人名叫孫庭。
他是一個普通的天罡軍士卒,也是之前隨呂德偽裝成客商混進臨淄城內的人員之一。
在徐宣決定讓郡尉董臨出兵品亂的時候,孫庭和另一個同僚趕了回來,告知了王政對面官軍的相關情報。
今日召開會議時候,王政特命其前來匯報臨淄城的情況,本來只是聊勝于無的安排。
畢竟對方已經去過臨淄城了,而且還呆足了幾日,總會知道一點吧?
結果,對方卻給他帶來了意外之喜。
王政突然發現,這個孫庭是個人才啊。
原來這孫庭在臨淄的那些天里,沒事便走街串巷,竟然把臨淄城內外的虛實摸出不少。
更令人意外的是,對方不但記憶過人,說話也頗有條理,竟然還懂得丹青之術。
說完之后,更主動請來紙筆,將自己的所見所聞繪成圖案,送給王政等人觀看。
王政詫異欣然之外,更是暗叫一聲慚愧。
當時他只顧著讓呂德一行人留意軍隊調動,可沒吩咐他們做這些啊。
思慮不周,見事不遠,要反思啊!
要深刻的反思啊!
一邊深刻地檢討自己,一邊對著孫庭連連點頭,小伙子做的不錯。
待圖畫傳到于禁手里時,王政冷眼旁觀,發現之前看過的眾人,神色已是有了明顯變化。
之前幾次的勝利來的太過輕松,讓這些人的臉上大都始終帶著浮躁和驕狂。
便是性子沉穩的徐方,似乎也有些飄飄然了。
如今,王政終于看到他們的臉上再一次出現了攻取趙縣前的神情。
緊張、忐忑、以及肅然。
這次第一個開口的是高雄:
“將軍,這臨淄縣和趙縣,廣饒的差距...”
“未免也太大了吧。”
自王政起事以來,每次攻下城后的城防都由他來負責,聽完孫庭的話后,再看到簡易的結構圖,算是眾人中最先感覺到臨淄的防御可能很是棘手。
高雄忍不住內心郁悶,連連吐槽。
“首先便是這城頭四角的瞭望塔,視野廣闊,范圍極遠,想要如攻取趙縣那般出其不意...”
“幾無可能!”
“再說這城墻,高度竟有十幾米,這...”
頓了頓,高雄望向孫庭,又問:“對了,城墻什么材料,厚度如何,你可留心過?”
聽到這話,孫庭想了想,不確定地說:“應該是夯土板筑,實心的。”谷
“厚度的話,稟高少校,小人目測應該也有五六米吧...”
“五六米...”高雄聞言大搖其頭:“都能跑馬了吧。”
“還有箭樓,甕城,馬面這些...”高雄掰著指頭連連數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