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彭城內部的世家叛亂,正是此人在背后主使!
其實不用對方提醒他也不敢對成功掉以輕心,但凡知道的三國,有幾個不知曹操呂布會獵兗州這一幕的真正導演是誰?
“有勞先生提點。”王政點了點頭,呂布陳宮這等不安分的組合,的確不能留在身邊太久,不過以何種手段趕走,他還需要思量一番,否則稍有不妥便是再樹一敵,所以及時趕回彭城也是有必要的,因為這等決定,只能他來做。
一邊思忖,王政又詢問了叛亂者的家世背景,城內是否還有如姻親之類的牽連,令徐方不可手軟心慈,若有隱患務必及時拔除,不可吝惜殺戮。
說白了,就是寧可殺錯一千,絕不放過一個。
待這事處理完了,王政又看向張饒,溫聲道:“從堯,來援來援彭城的軍馬總共多少?”
從堯,據說是張饒苦求了禰衡許久,又是請酒又是送禮的,廢了好大功夫才得來的一個字,說是一字千金都不過分。
“稟將軍,收到信后,末將和于少校商量后,從瑯琊本是拔了三千人。”張饒恭敬回答:“來的路上,怕礙了將軍大事,又問陳皎部要了一千!”
此時王政治下三郡,若加上這些時日招募的新卒,以及歸附的泰山群盜等,總兵力已過五萬,只是鎮戍各城所需要的不能妄動,尤其是開陽、即丘以及新得的泰山郡奉高更是至關緊要,每城屯駐兵馬不能少于五千。
所以張饒帶來的這四千人,其實也算是王政手里最后的機動力量了。
“大善!”王政沖張饒點了點頭,眼中透出贊許的神色,環視眾人,指其笑道:“此吾樊噲也!”
如今能得他信重的大將,基本都是系統鎖定了忠誠,態度上都不會有什么問題,那看的就是能力了,而張饒自歸附以來,沖陣奮勇,做事得力,表現一直很是不錯不說,也一直都在進步。
“謝將軍贊。”張饒聞言,激動之情溢于言表,直接躬身再次大表忠心:“凡有將軍命,末將赴湯蹈火!”
“這四千人馬,你安排一下。”王政先望了眼徐方:“呂布人馬如今是被安排在梧縣是嗎?”
聽到肯定回答后,王政想了想道:“留一千人在彭城,再分兵三路,一路去菑丘(梧縣東南面),嚴加留意呂布軍的一舉一動,人員出入!”
“再撥一千人予古劍,從堯再領剩余部曲,你二人分別前往武原、呂縣駐扎,加強邊境戍衛的同時,也要對下邳戰事格外留意,關注!”
“諾。”張饒和古劍同時轟然應諾。
這其實是一種姿態。
即便麾下眾將都加入了系統,在對王政的忠誠上,以及大方向的集體利益上格外一致,可這杜絕不了個人心思不同,彼此間亦還是存在利益沖突,乃至山頭主義也早已在王政集團內部暗自滋生。
相比之下,王政之前帶古劍這張饒嫡系去揚州,本身也算是對張饒幾次表現不俗的嘉獎,而如今又再次當著諸人的面,把重大的任務交給了他。
尤其是這任務其實含義不少。
加強與他國邊疆的鎮戍是其一,看顧呂布這大敵其二,最關鍵的第三點...
卻是與劉備的戰事已有了開始,未來再次出兵,攻向下邳的可能性不小。若是如此,張饒和古劍便是當仁不讓的先鋒人選。
在場眾人是人精,聽到這里都心中一動。
這似乎是王政在預示,張饒在軍中的地位,不日就會有大幅度的提升。
甚至...
天軍之中要出現第三個山頭了?
再看向張饒的眼神都頗為復雜起來,徐方若有所思,張昭眸光爍閃,其他的或是羨慕,或是嫉妒。
逐項事務處理完畢,又讓徐方拿來另外兩郡送來的書信,了解下瑯琊、泰山最近的情況,此時堂外天色漸晚,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