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者,始于上古,周代五兵,矛占其二,為宜刺之兵也。
外表和槍類似,某種意義上甚至可以說槍是矛的升級版本。
但是兩則的區別其實很大。
區別之一在于桿身,槍桿一般需要具有柔韌性的材質, 椆木最佳,合木次之,白蠟桿最次,而矛桿卻基本以棗木甚至精鐵,基本沒有韌性可言。
區別之二在于尖頭,矛尖兩側開刃,尾部有倒刺,類似箭鏃, 這便導致矛從敵人傷口拔出所需力道更大,同時一旦拔出,便會增加二次傷害,槍尖卻是尖刺突出的棱型,更利于刺穿的同時,也更容易拔出。
加上重量、長度的差異,便導致兩者的使用截然不同。
槍靈活多變,更是攻防一體,攻則可刺可斬,可扎可撻、技藝高超者甚至可變幻出棒法乃至鞭法,而矛相比之下,使用之法卻簡單的多,基本以直刺或戮為主,論矜奇遠不如槍。
這便導致了自晉以后, 槍在長柄冷兵器的大面積使用上徹底取代了矛的地位, 更成為天朝“百兵之王”。
甚至便是在東漢時期, 普通兵卒這類,矛、戈、槍的應用比例雖還區別不大, 但在將官這個層面,用槍的名將遠遠多與用矛者。
蜀漢五虎將中,有馬超、趙云以及其后的姜維,曹魏陣營里,亦有夏侯惇,張遼、張郃等人,包括東吳的第一勐將太史慈,也是用槍的好手!
其數之眾,甚至讓后世人專門整出一個“三十六槍將”的排名。
相比之下,用矛的名將卻是少之又少,除了一個位列東吳十二虎臣的程普,用的是鐵嵴蛇矛之外,便只剩下一人了。
正是讓此時的王政暗罵“不講武德”的燕人張翼德!
“嗤!”
就在兩人距離迅速縮短直至十步之遙時,張飛一直微垂的頭勐然抬起,同時間負于身后的左臂朝前一掄,丈八蛇矛如離弦之箭,隨著張飛前沖之勢,化為一道烏幽冷光, 悄然無聲地劃過兩人之間最后的距離, 當頭砸下!
即便如今晨曦綻露,王政卻還是沒有第一時間看清楚這柄鼎鼎有名的大殺器,更不會想象到對方的第一擊竟是如此簡單粗暴。
這莽夫!
你手里的是矛,不是錘啊!
大感意外之下,破空的急嘯聲卻讓王政不及細想,連忙雙腿夾緊馬腹,穩固下盤的同時沉腰揚臂,手中神劍疾舉迎上!
“當!”
震懾全場的尖銳響聲中,一長一短兩柄武器撞出四濺火星!
旋即,王政面上驟然一紅。
竟是血氣上涌,難以遮掩。
可見便是如今高達四十八的力量,要接下來張飛這兇厲無匹的一擊,亦絕不算輕松容易。
張飛亦是心中驚懔。
劉備既入徐州,對身旁的大敵自不可能不做盤查,張飛亦是耳聞過王政的驕人戰績,若說之前是半信半疑,可今日對方主動邀約斗將時,張飛嘴上喊著豎子,心中卻是警惕大起,毫無輕視之意。
故特地起手以噼作砍,而非慣用的刺,便是想著先通過全力一擊占得先機上風。
他本以為這豎子再是厲害,這一噼至少可形成壓制,豈知對面跨馬而坐的身影卻是如山巍然,竟生生硬架了下來!
此時場上,大感意外的不僅是他張飛。
要知關張萬人敵之名,早在戰呂布后便響徹天下,日前大破袁軍時,下邳諸將更是親眼目睹了張飛關羽一左一右沖殺敵陣,如入無人之境的蓋世英姿,早已盡數心折拜服。
故此,在王政主動起釁時,覺得“此子自取死耳”的,又何止是一個劉備?
而這王政...
竟能接住張飛全力一擊?
這讓觀者人人瞠目結舌,難以置信,劉備陡然變色不說。同為頂尖武將的關羽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