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政此言一出,全場登時嘩然,同時色變。
要知此時雖然群雄割據(jù)的局面已是十分明朗,但大漢正朔的地位依舊深植人心,即便是天軍這等反賊起家的勢力,雖然其中有不少人私下里也抱著諸如“天公將軍早晚亦要稱帝”此類念頭,但表面上即便是如吳牛這等粗鄙不文的莽漢,也清楚時機還未成熟。
而王政內(nèi)心的驚訝其實遠過于眾人。
他是穿越者,自然清楚袁術(shù)確有稱帝之心,更記得原本的歷史上,袁術(shù)似乎也是在建安二年左右,便稱帝于壽春,建號仲氏。
但如今袁術(shù)的實力相比歷史上的同時期,似乎略有不如,結(jié)果反而還要提前?
在原本的歷史上,拋開袁術(shù)稱帝是否一記錯著不談,單論實力而言,骷髏王的底氣足不足?
其實還是足的。
建安二年的袁術(shù),就地盤人口而言,的確就是天下最強諸侯,甚至超過了自己的同宗兄弟袁紹。
且看同時期其他諸侯:
曹操擁有兗州八郡、豫州三郡以及徐州兩郡,其中兗州南面由于黃巾作亂以及和呂布的戰(zhàn)爭,可謂殘破不堪,豫州的三個郡由于董卓的禍害和黃巾之亂,也是凋敝大半,徐州兩個郡更不用說了,因為曹操自己搞大屠殺,導(dǎo)致經(jīng)濟民生基本崩潰。
所以建安二年的曹操,真正具備造血功能的基本盤其實只有潁川郡和兗州北面的三郡,可以用四郡之力來形容,甚至還不如此時擁有荊州六郡實際控制力的的劉表,和將整個益州牢牢掌控的劉章。
呂布更不用說了,雖然趕走了劉備,但是此時呂布能夠控制的依舊只有徐州的兩個郡,甚至核心所在的下邳,因為陳氏的原因,也不具備完整的控制力。
那么在兵力上最為強大的袁紹呢,單論地盤人口,此時名義上擁有的也不過冀州九郡加上并州三個郡和袁譚拿下的青州六郡,手中一共十八個郡,但是并州三郡和青州六郡要么同樣因天災(zāi)人禍而殘敗不堪,要么便沒有真正掌控。
真正的基本盤其實也就是冀州九郡。
而袁術(shù)呢,此時他麾下勐將孫策已躍馬長江,平定了揚州六郡,袁術(shù)自己又在和劉備的戰(zhàn)爭中拿下了徐州的廣陵郡和下邳部分城池,再加上豫州的汝南和沛國二郡,雖然和袁紹一樣同時擁有九郡,但相比之下,袁術(shù)的實際影響力橫跨三洲,且這些地盤大部分地處長江中下游平原,由于戰(zhàn)亂比較少,人口眾多,經(jīng)濟十分發(fā)達,紙面實力其實還要勝過袁紹一籌。
且關(guān)鍵是袁紹還有個幽州的公孫瓚在旁牽絆,袁術(shù)的大敵劉繇卻已病逝了。
可如今呢...
單說徐州,下邳郡自然早被王政牢牢掌控,至于廣陵雖然懸而未決,王政口頭上亦曾說過此地送給袁術(shù),可或許是心里有些分寸,袁術(shù)至今連官吏都未曾派出。
豫州更不必說了。
沛國與徐州近在遲尺,當初王政攻彭城時更是將幾個城池打了一遍,眼下此地明面上雖說還屬于袁術(shù)的地盤,其實影響力已大不如前。
而汝南郡,若非王政從中阻撓,恐怕此時的夏侯惇已悉起大軍,兵臨城下了。
這樣的情況下,袁術(shù)怎么還有底氣稱帝呢?
心中滿是疑惑,王政緩緩坐下后,扶桉思忖良久,望向郭嘉問道:“奉孝,此事可有高見?”
“圣賢有云,察道者帝,通德者王,帝者有大小之分,大者九閽正統(tǒng),天下共主也,”郭嘉朗聲道:“欲為此者,每不在先而在后,既需名得正統(tǒng),實混宇一,更要海內(nèi)削平,四方賓服!”
“即便如此,尚且有群臣勸進,諸侯推戴,然后讓再讓三,辭之不得,而乃視南郊、改正朔焉。則受之也愈遲,而得之也愈固。”
“小者閏統(tǒng)偏安,竊據(jù)一地,亦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