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葫蘆關太遠。昭淳有可能聯合臨潼的林牧沉州兵,切斷與葫蘆關的聯系。”
那使臣說道:“這位大人所言正是,我王正是有此疑慮,故先駐扎在瓦子山一帶視情況再定。”
沐頌不禁對這永川王闔稚的謀略又增加了幾分敬佩,心想有此人相助,大事已經成了一半。
他走到案幾前,俯身看了一眼那份軍用地圖。
宮泰見狀用手指了一下“瓦子山”的具體位置,位于黃葉城西南方位,朔州的邊境。
沐頌估摸著這瓦子山離黃葉城不過兩百里路,兩天多路程。
這時,百里蒼也湊上前來,三人一起盯著地圖,思考良久。
百里蒼忽然說道:“老夫建議,雅拉軍可以向筱石城方向突進五六十里,到達這里。”他用手在地圖上一指。
宮泰接話說道:“上陽?”
百里蒼緩緩的點了點頭。
宮泰略一沉思,便說道:“百里大人之策,宮某贊成。此上陽之地,雖算不上險要之地,但可進可退,進可攻退可守。”
百里蒼說道:“宮將軍說的是。我們就以此來試探朝廷的反應,到時再根據情況做決定。”
“如果朝廷令對此漠不關心,我們便可占據上陽。伺機從南向北進攻石烏鎮,而上野軍便可直接東進,一舉拿下詹弘所部,進而占據懷留。”
宮泰接話說道:“即使朝廷全力反撲,我們也有兩個選擇。既可以讓雅拉軍堅守上陽,我們率軍增援,一戰擊潰北幕軍主力。”
“也可以讓雅拉軍回撤,誘敵深入,再聚兵會戰。”
百里蒼點點頭,說道:“老夫正是此意。”
沐頌聽著兩人的對話,已經明白他們的意思。
說道:“我覺得此舉甚好,可進可退。那我們就按蒼伯所說執行吧。”
正在此時,雅拉王察臺走進了大廳。
“本王聽聞永川王使者到了,不知有何新情況?”雅拉王問。
沐頌說道:“正要去請舅舅呢,還請使者將情況向雅拉王講述一下。”
于是,那使者又將情況向雅拉王察臺講述一遍。
然后,百里蒼又將方才的策略也一起講了一遍。
雅拉王哈哈一笑,說道:“要啥可進可退的?他杜大將軍所率北幕軍也不過五萬人,本王的雅拉軍便可與之一戰。既然占了上陽,焉能再行撤退?”
百里蒼呵呵一笑,說道:“王上所言在理,不過這個到時再視情況而定吧。畢竟我們還在努力爭取北幕軍的投誠,說不準根本不需要一戰。”
雅拉王也跟著哈哈一笑,說道:“那也是,這就要靠百里先生的運作了。本王即可便啟程回長坂了。”
沐頌聞言說道:“舅舅這么快就要回去了?”
雅拉王察臺說道:“既然方案一定,本王這就去準備行動。譚翰回來后,再讓他自行前往即可。”
沐頌見他如此說,也不再強留,便說道:“舅舅一路小心,預祝旗開得勝。”
雅拉王察臺說道:“這上陽也不是什么險要之地,守軍不足千人,我五萬大軍一到估計就開城投降了。”
眾人聞言都是相視一笑。
又交代了那名使者將此方案稟報永川王之后,雅拉王與那名使者便同時啟程離開了黃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