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涼州發生叛亂,朝廷又將他這夜壺拎起,他又一點怨言都沒,照樣浴血拼殺、勠力職守。涼州名士閻忠,還有長史梁衍幾番勸他反了吧,他愣是不同意……”
“歷史上老董就這點做得不好,表面上‘挾天子以令諸侯’,但跟漢室的關系處得一點都不好。”
“人家皇甫嵩又那么忠于漢室,能看得上他這種囂張跋扈的傻逼?”
“好在老夫來了,不會像歷史上董卓那般打壓貶低,只會心疼皇甫哥哥。此番皇甫哥哥歸來,一定要給他個大大的驚喜和浪漫。”
谷欬
寫到這里,老董不由又高興起來,想起什么似的,擱筆向門外喊道:“阿韋,那家伙來了么?”
庖廚隨即推門而入,搓著油光發亮的手諂媚笑道:“不知太尉找小人,有何吩咐?”
“交代給你的隆江豬腳飯,學會了么?”
“已然學會了,那個并不算難。”庖廚不懂,但還是如實回道。
“嗯,一定要做得好吃,這可是老夫為皇甫將軍準備的。”
“皇甫將軍愛吃豬腳?”
“不是,你不懂。”老董便搖頭,似乎回憶起了什么美好,感嘆道:“一碗隆江豬腳,吃出男人的浪漫。老夫想讓皇甫將軍浪起來,怎能少得了這碗飯?”
庖廚表示不理解,但大受震撼。
突然間就覺這碗飯意義重大,當即挺直腰板保證道:“太尉放心,小人一定將這碗飯做得色香味俱全!”
“嗯,下去吧。”
老董揮揮手,見第二張紙上的墨跡已干,便仔細鎖入錦盒里收好,準備帶典韋去檢查下迎接皇甫嵩的事宜。
起身前,又下意識看了一眼民心值:147。
“嗯,不錯……”他滿意地點點頭,自言自語道:“等干趴下那些關東賊子,老夫威名大盛,便可挾此之勢好好折騰那些吸血吮膏的世族豪閥,還田于百姓。”
“屆時民心大漲,又可以開啟‘農業商城’。要是動作麻利點,說不定還能趕上今年的春耕……”
越想越美,腳步都不由輕盈幾分。
剛至大廳,便見董母帶著太史慈之母等候。見到自己出來,董母笑吟吟地道:“仲穎,太史氏有話要跟你說,你可要好生聽著。”
“母親有令,孩兒豈敢不從?”老董趕緊行禮,笑著回道,心中已大概猜出是什么事兒了。
果然,太史慈之母施禮后便道:“太尉輔佐漢室有方,老嫗之前偏聽偏信,被不臣之人蒙蔽,萬望太尉恕罪。”
“言重了。”老夫趕緊回禮,道:“此事也乃手下辦事不利,本欲請來左子邑來洛陽改良造紙術,令寒門子弟亦有書可讀,啟迪民智。不曾想計劃趕不上變化,無奈便連累了太史一家……”
“改良造紙術,啟迪民智?”
太史氏神色微變,又是一禮道:“老嫗著實錯怪了太尉,原以為太尉只是統兵有方,對百姓秋毫無犯,且愛民如子。不曾想,竟還有此等遠見卓識,實乃漢室之幸!”
“老嫗之子略有才能、粗通武藝,若太尉不嫌棄,今日便勸說于他,令其為太尉牽馬墜蹬,略盡微薄之力可否?”
老董當即大喜,但歪頭想了想后,忽然又笑了:“老夫倒覺得,還是不告知子義實情為好。”
太史慈之母一愣,神色明顯不解。
老董便解釋道:“汝覺得上陣征討,啥最重要?”
太史慈之母有些學識,但說到戰陣之事卻一無所知,只能搖了搖頭。
“依老夫多年砍人……呃,征戰的經驗,上陣拼殺還是帶些怒氣殺氣為好。”
“子義越恨老夫,殺機怒氣才越盛。也如此,才能更好地斬將奪旗,威震關東群賊,不知夫人以為然否?”
太史慈之母聞言,一下就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