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別光顧著吃,趕緊說呀……”大堂中,老董和荀彧圍坐在一張小胡桌前,上面滿是庖廚剛燒好的午飯。
一邊吃著,還一邊不客氣催促。
看他大咧咧叉著腿箕坐在對面,荀彧忍不住揉了揉發(fā)疼的小腿:自己可沒穿帶襠的褲子,需身板筆直地跽坐,才能保持君子修養(yǎng)和風(fēng)姿。
然而,修養(yǎng)和風(fēng)姿是有代價的:別管誰跪著坐那么長時間,小腿兒都會被壓得發(fā)疼。
這還不算啥。
主要漢代還是分餐制,就是一人一個案幾,自己吃自己。老董這般自來熟,面對面地跟自己吃飯,讓荀彧感覺渾身不自在。
好不容易克服這些,剛拿起筷子夾一口菜,就聽老董開始催促了。
他嘆了口氣,無師自通開啟吐槽技能:別人都是別光說呀,多吃點兒,到你這里就全反過來了?
但臉上,還得保持微笑:“太尉,食不言、寢不語……”
“嗯,食不言、寢不語,人生還有啥樂趣?”老董張嘴打斷,道:“別這么拘謹,老夫不是那等計較禮節(jié)之人。”
荀彧神色一愣:我這是在跟你拘謹客氣?
無奈嘆了口氣,只能開口說正事:“太尉可知,我大漢賦稅之特點?”
這下輪到老董一愣,神色還有些羞赧:“老,老夫略知,略知一二……”
荀彧懂了:他屁都不知道!
好在失望多了,也就有些麻木了,便從頭開始普及起大漢的稅法制:“大漢自高祖建立后,吸取了秦苛虐而亡的教訓(xùn),采取輕徭薄賦的稅收政策,田稅十五而稅一。”
“及至文景之時,又有‘田租減半’之詔,采取‘三十稅一’的政策。東漢光武帝劉秀曾經(jīng)實行過‘十而稅一’,但不久又恢復(fù)‘三十稅一’的舊制。”
“哦……田稅只收三十分之一的實物,也不是很重嘛。”
老董就不明白了,道:“既然田稅已然如此,為何老夫所見百姓都食不果腹。甚至遇到饑荒年月,還需賣兒賣女投效豪強地主?”
“這便是在下要說的大漢賦稅特點,輕田稅而重人頭稅。”
“人頭稅?”老董有些吃驚,道:“意思是……活著就要交稅?”
荀彧凝肅點頭:“不錯。人頭稅起于商鞅變法,秦漢沿襲,其中分口賦和算賦兩種。”
“口賦是對七歲至十四歲的稚子征收,不分男女,每人每年繳納二十錢,到了桓靈時,已漲到二十三錢。”
“算賦則是對十五歲至五十六歲成人征收,依舊不分男女,每人每年一百二十錢,謂之‘一算’。”
“其中對商人與奴婢加倍征收,每年二百四十錢。”
“為鼓勵生育,女子十五歲到三十歲不婚者分五等,每升一等加征一算,有婦女懷孕者,可免其夫算賦一年。”
聽到這里,老董不由瞪圓了眼睛:“這真已不是什么歲月靜好、負重前行的事兒了,而是確實有人在騎著百姓跑,還罵百姓們不努力……”
但隨即,他就奇怪地看向荀彧,道:“那百姓為何還不把閑置的房屋租出去,家里的牛車也可以拿出來拉貨啊……”
荀彧當(dāng)時震驚地看向老董。
然后又當(dāng)面給老董算了下田產(chǎn)所值,告訴他人頭稅足是田稅的十倍有余,在賦稅中占的比例極大,百姓們早就連飯都吃不起了!
“口賦和算賦交給大司農(nóng),納入國庫,用于治理國家的各項費用。”
怒氣沖沖說完,荀彧又繼續(xù)道:“除此之外,百姓還需交獻費,以供天子皇室宮廷用度。凡成年男女,每人每年要獻天子六十三錢!”
“還有獻費?”老董更加吃驚,終于明白輕田稅而重人頭稅的意思:這已不只是重,而是壓得人都起不來了。
并且分析片刻,他還發(fā)現(xiàn)這種稅賦制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