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青峰好奇道:“愿聞其詳!”
教主夫人飲了口茶,道:“典籍中多稱張陵之道教為鬼道,稱其道徒名為‘鬼卒’。稱為鬼道的巫教,在巴蜀地區(qū)有眾多被稱為鬼族的部落,居住在昆侖地區(qū),如女魃、后土、魅、有窮等,他們皆奉行巫教,被稱為縱目人的鬼國。上古巴蜀鬼族最鮮明的標志就是兩眉之間的額際上尚有一縱立的眼目。額上居中之眼并非真眼,而是系其于幼時以刀劃其額為一直孔,含以黑珠。人長大了,珠含肉內(nèi),刀縫裂開,便恰似縱立著一只眼睛。”
張青峰聽教主夫人講述巴蜀鬼族奇聞,不禁向少教主額間的縱目看去,暗嘆巫教的奇異風俗。
他想起在青城書庫看過的一本奇書,道:“我看過一本奇書叫《山海經(jīng)》,上面記載了一個叫‘海內(nèi)昆侖’的地域,在蜀中岷山區(qū)域。其間有巍峨宮闕,奇花異草、珍禽怪獸等,更奇妙的是有不死樹、不死藥,食之令人長生不死,死者亦可用藥救活,不知可否當真?”
教主夫人道:“聽我祖父講,岷山為上古鬼族即氐羌民族的發(fā)祥地。后土、魃、槐鬼、有窮鬼等部落聚居在岷山北部、東部地區(qū);黃帝、祝融、魅、氐人國等生活在岷山西部、南部的岷江流域。”
張青峰又問道:“巫術到底神奇在何處?”
教主夫人道:“后來,鬼族的一部分族人則沿岷江而下,進取川西平原,在西蜀建立了一個獨立的王國—蜀國。由于他們有共同巫教文化,而被史籍稱之為‘巫鬼道’。神巫主宰的巫鬼道在氐羌族中盛行,其主教巫師往往多為部落酋長,被人稱之為鬼主、鬼王、鬼帥。所謂鬼、魔、龍、虎,實際都是指古代巴蜀的少數(shù)民族,鬼王、鬼帥,即是氐羌民族的大巫師。
張青峰嘆道:“原來如此!”
教主夫人又道:“上古鬼巫道有多支,最為強盛的有姜族與氐族,姜姓自古為至尊之族,因炎帝神農(nóng)氏生于姜水,便以姜作姓。姜族英雄輩出,實現(xiàn)了巫教大一統(tǒng),故歷代巫教教主便為姜族之人擔任。
我丈夫姜長空是巫教第三十八代教主,我是氐族公主氐銀姬,在我二十歲的時候嫁給了他。十年前,副幫主離浩天勾結幫中鬼護法蝙蝠老巫和魔護法青面魔尊暗殺了幫主和虎護法,奪取了幫主之位。我們母子幸得龍護法林道長拼死保護,方才逃出?!?
說道此處,似乎往事再次穿越時光,如利劍穿刺在她的心頭,讓她露出滿面悲戚之色。
鐵軍在周邊巡邏一周,見無動靜,便安排手下戒備,返回小院與眾人敘談。教主夫人見天色已不早,吩咐道:“夜色已深,請張少俠先休整一晚,明日再敘。小玉,將樓上最好的房間鋪設給張少俠。”
小玉為張青峰換上嶄新的被褥蚊帳,燒起三根檀香,請他入睡。
張青峰勞累一日,很快沉沉入睡,一覺醒來,天已大亮。
張青峰昨晚聞得教主夫人言說林道長精通茅山術,好奇心大起,簡單梳洗后便急步向義莊走去,想一睹林道長風采。
一輪旭日散發(fā)金光萬點,照得遠方山巒樹木絢麗燦爛,只是亂石村村口周邊卻繚繞著一大片薄霧,看起來朦朧不輕。
義莊圍墻由青磚砌成,正中是一扇被風雨吹打得斑駁老舊的朱紅色大門。張青峰走到門前,用中指骨節(jié)“篤篤篤”敲了幾聲大門,只聽得墻內(nèi)傳來一二聲雞鴨的亂叫聲,卻無人應答。
他見大門虛掩,當下推門而進,只見里面是一個頗為寬敞的院子:院子的右邊是一塊菜園,種著些時令蔬菜,左邊是竹子搭建的圍欄,里面養(yǎng)著幾只雞鴨;正中正房敞開著,居中的墻面上斜掛著一把古舊寶劍;兩邊是幾間大小不一的廂房,最僻靜最大的一間緊閉,在晨霧間透露出陰森古怪之氣。
張青峰叫道:“林道長……林道長……”聲音在院子里回蕩,屋中無人應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