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嶼地下數(shù)公里深的位置,這本是人類無意踏足,且無法踏入的領域。
但這片人類禁區(qū),此時正有一個人,仿佛將這里當成了自家后花園一般,在里面愜意地閑逛著。
靜雖然位于地底深處,但在這溶洞般的通道中,遍布著如水晶般的石柱,每根石柱都散發(fā)出明亮的光芒,將內(nèi)部的環(huán)境映照得十分清晰。
這種通常情況難以見到的景象,是靜最喜歡的欣賞的,再加上洞中有充足的空氣,所以她一點也沒有急躁和慌張,反倒是抱著如同遠足旅游般的心態(tài),在里面玩耍了起來。
靜這種看似放松的狀態(tài),是來源于對自己實力的自信,同時這并不代表她完全松懈了警戒心。
對靜來說,只需要留出一成心思去警戒,加上自己對危機來臨時的“直感”反應,就足以應付任何風險。
在水晶溶洞中漫步的靜,如同一只優(yōu)雅的貓,貓這種生物,即使是在狩獵的過程中,注意力也很容易分散,但是它本身的神經(jīng)反射速度太過優(yōu)秀,所以很少會被獵物逃脫或反擊到。
在地底通道中,除了美輪美奐的奇景外,還到處彌漫著一種氣息。
“元素法則幾乎被完全固化,而上位法則的活化程度大幅提升,而且這種感覺,是以時、空為主嗎?”
靜輕易分辨出了此地的屬性偏好,這種氣息靜并不陌生,因為她曾無數(shù)次見到過同樣的景象。
在靜豐富的經(jīng)驗中,會產(chǎn)生這種變化的非人為原因,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遺跡,大陸上偶爾會出現(xiàn)一些年代久遠的古老遺跡,而且是在任何歷史文獻中都無法找到相應記載的史前遺跡。
這些遺跡,大部分都是極為殘破的狀態(tài),僅剩下考古價值,但也有一些保存良好,但同時危機四伏的遺跡。
這部分遺跡有一個統(tǒng)一的特點,就是其內(nèi)部的法則活化度極高,而且時空幻三種上位屬性的運轉程度,明顯高于正常世界。
基于這種特性,許多學者紛紛提出各自的觀念,有人說遺跡是來自于其他的時空,但這種觀點被認為是空想,因為即使是致力于時、空系法則研究的專家們,也無法觀測到另一個世界的可能性。
實際上,受到維度差異的阻礙,其他世界線本就是無法輕易觀測的,但這個位面的知識和想象力普遍缺乏,所謂的專家只相信自己所能見到的事物,所以只能止步于此。
另外也有人認為,這些遺跡就是失落的史前文明,這種觀點比起虛無縹緲的時空理念,顯然更容易讓人接受。
所以一旦有關于遺跡的消息,通常會吸引考古學專家及許多冒險者前往,不管是為了利益、名聲,還是歷史,大家都是為了不知是否存在的史前文明而付出。
產(chǎn)生上位屬性活化的第二種原因,是指大陸的靈脈。
不論如何,五種元素法則,以及三種上位法則,都是共同組成全大陸的基礎法則,大到整個星球,小到一處大陸板塊,都存在著魔力聚集的地帶,即為靈脈。
如脈絡般貫穿大地的靈脈,其中的魔力十分活躍,所以有靈脈經(jīng)過的地方,通常會有一些獨特的動植物或者景觀。
靜由于經(jīng)常帶領冒險團參與遺跡的探索,對相關的知識已經(jīng)十分清楚,因此她判斷這處地下溶洞的本質(zhì)是。
龍嶼的一處靈脈分支。
“如果這就是龍嶼的靈脈,那它通向的地方,就應該是整個島魔力的核心處,長這么大我還沒見過核心是什么樣呢,今天說不定能見識見識。”
不知道該說靜心大,還是說她不怕死,總之做出這樣一個大膽的決定后,靜向著她認為對的方向,不停前進著。
在這種上位屬性活化的通道中,時間的流速,以及空間的狀態(tài)是會與外界有所不同的,在靜的認知中,大概走了約半小時,前進了十多公里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