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廠這個名字。
張正明倒是沒有聽過。
但也大概了解到,是獨立在大理寺和刑部之外的機構。
有著審訊、抓捕上至朝廷官員,下至普通百姓的巨大權力。
雖說,陛下成立這樣一個內廷機構。
也是屬于很正常的事情。
畢竟哪個帝王,不希望做到大權獨攬,讓朝臣畏懼呢?
事實上,這樣只聽命于皇帝的機構,很多朝代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
可讓張正明擔憂的,是這樣一個權力巨大的東廠,是由內宮太監進行主導的。
倒不是說,他對于太監有著異樣的眼光。
于自己而言。
太監和常人并無分別。
只是,熟讀史書的張正明非常清楚。
太監如果擁有太大的權力,絕對會出問題的。
前朝為何崩滅,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皇帝過于寵幸太監,忠良被構陷,死的不明不白,最后引得朝局動亂。
張正明不知道東廠會不會也出現這樣的問題,但也并不想放過任何一個可能。
尤其是,在擁有這般權力的情況下,直接獨立大理寺和刑部了。
那就不是說,東廠想抓誰就抓,想審誰就審誰?
即便造成冤假錯案,有沒有人可以查證。
而這。
才是他擔心的。
只不過,旁邊的宋公文在聽到此話后,卻不由露出笑意,當即道:“學生倒是覺得,老師無需擔憂。”
“噢?為何?”張正明轉過頭來,想聽聽對方怎么說。
“陛下組建東廠的事情,其實學生也聽聞了。”
宋公文繼續道:“起初,學生和老師一樣,同樣有些擔心,可后來知道,東廠是司禮監提督王瑾王公公做主后,學生就放心了。”
“學生雖說只和王公公只見過一次,但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人很正直。”
“有他掌管東廠,學生覺得一定出不了什么問題。”
當日傳旨一見。
二人均是有些相互欣賞。
而現在,知道了老師的擔憂,宋公文則是說出心中想法,還有那日的所見所聞。
“哦?為人正直,不貪錢財?”張正明聽到后,眉毛一挑。
內宮的太監,因為沒有權力,也不會有后代。
所以最大的想法。
就是在年老體衰后,身上能有些錢財,好置辦身后事。
可王瑾,卻對錢財并不在意,這倒是讓他有些意外。
只是很快,張正明卻搖了搖頭,繼續道:“想必你也聽到風聲了,前幾日東廠已經帶著人,前往龍陽府,要去抓捕李芳,羅列的罪名,是他縱容親眷,橫行鄉里,巧取豪奪,侵占民田。”
李芳在內閣,也待過很多年了,對方是什么樣的人,他很清楚。
雖說能力和性格都有點缺陷,但若說此人收受一些賄賂。
張正明會很驚訝,但想想也能接受。
可如果是侵占民田這種大罪。
他完全不相信。
要知道,李芳之前本來就兼著戶部尚書,應該知道此事有多嚴重。
且張正明還有一點非常擔憂。
就是,如果到時候真的把李芳給定罪了,會不會弄得朝廷人心惶惶?
畢竟這可是無需經過大理寺和刑部審查啊。
其實王瑾所建立的東廠,行事是相當隱秘的,就是不想被人知道。
只是沒辦法,現在才剛開始,手底下沒多少人。
加上他自己又是司禮監提督大太監。
身份和之前不一樣。
一舉一動,自是備受關注。
當然,即便如此,抓捕李芳的事情,也只有極少數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