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你們了,讓朕當個昏君吧第一百四十章:整肅吏治,運籌帷幄!求月票
變法,攤丁入畝。
已經觸犯了士族們的利益。
若只是一個龍陽,那幾乎沒有人會說什么。
可現在,要向著整個江南,甚至是全天下推行。
這就讓他們不能再忍下去了。
雖說。
即便朝廷推行了變法,于士族們而言,還有許多可操作的空間。
但他們所思考的是,今日朝廷推行攤丁入畝,那明日會做什么呢,在這種情況下,必須要想辦法阻止。
所以江南士族們來了,聽從了兩江巡查使王守元的建議,將這件事情給鬧大。
早在來京師的路上,就開始聯系各方官員,上奏折。
這樣做的原因,就是想讓那位陛下知道,士族的勢力到底有多大。
看似權力在皇帝的手中,但要真對起來,雙方之間到底誰是勝利者,那還說不定呢。
而效果呢,似乎也很不錯。士族們上京后,就聽聞那位皇帝陛下罷朝,同時宣布閉關,整日呆在丹房當中,看起來已經不想管事了。
在他們的眼里,這是妥協和害怕的預兆,因此心中無比激動。
想著繼續施展渾身解數,讓那些親近士族的官員們,全都聯合起來。
如此一來,那位皇帝陛下,肯定會知道。
變法,會對朝局產生極大的威脅。
然后真正開始妥協。
當然。
士族心里也知道,反對變法,不能把矛頭,直接對準當今陛下。
萬一逼急了那位,對于他們來說,絕對算不上什么好事。
所以他們很聰明的選擇了宋公文。
這位提出攤丁入畝,同時也是此次變法的主導人。
只要將一切,都歸咎于這位國丈,即便事情到了無法收拾的地步,也有緩解的余地。
同時,那位皇帝陛下選擇妥協,總不可能直接承認是自己的錯誤吧?
讓宋公文成為風暴中心,才是最好的選擇。
到時候。
也能給那位陛下留有面子。
畢竟士族之人,也是讀過諸多史書的。
知道在最關鍵的時候,重要給皇帝臺階下,也就是推一個背鍋的人出來。
顯然宋公文,才是最合適的。
因此。
在接下來的時間。
士族們將矛頭直指宋公文。
不是派人上奏折,就是聯合一些官員們,開始進行各方面的施壓。
甚至于他們都在京師百姓中,散播不利于宋公文的言論。
而事實,也正如士族所預料的那樣。
這位內閣次輔,當朝國丈。
直接成為了漩渦的中心。
幾乎每一道送往內閣的奏折,都是針對宋公文的。
一些百姓,也被買通了,開始議論,還有些頭鐵的,直接去堵宋府大門。
總而言之,宋公文直接成為了整個事件的中心,似乎每一個人,都在針對他。
期間,也有人站出來為變法之事說話,但很快就被淹沒了。
加上魏云弈完全沒有表態。
不由讓一些想出頭的人,完全打消了念頭。
京師,在江南士族到來之后,開始亂了。
而這一切,也在魏云弈的預料當中。
他也收到了很多消息,知道士族們的反抗愈發激烈起來了,心中不由非常高興。
但因為局勢還在控制的范圍內,所以也就沒有從丹房走出,整日都待在那里。
期間,皇后宋幼薇因為擔心父親,無法承受壓力。
想要求見魏云弈,但最終還是沒有得償所愿。
只能黯然的回到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