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要御駕親征?
當這句話說出來之后,無論林遠松。
還是旁邊的張正明、宋公文等人,都露出了無比震驚的神色。
歷來皇帝御駕親征,可不是什么小事啊,牽連太廣了。
作為一個王朝的實際統治者,基本只需要坐鎮京師,至于內政外交,乃至于軍事,交給臣子和大將們去處理便可以了。
現在,陛下要離開京師,御駕親征,各方面都需要準備到位才行。
比如若是這一場大戰持續的時間比較久,那朝廷的大事,應該如何處理、怎樣處理。
還有京師,有內閣倒不必擔憂,可如果關系重大,也必須向陛下回稟才行。
當然,更為重要的是,為了百越,皇帝御駕親征是否有必要。
在眾人看來,百越之敵,威脅算不上大。
陛下調集二十萬大軍前往平亂。
已經是小題大作了。
現在還要御駕親征,顯然不合適。
當即,在場所有人都走出來,躬身道:“陛下萬萬不可啊,百越蕞爾小邦,完全用不著陛下御駕親征,即便是出兵,陛下也只需要派遣一名合適的主帥便可,實在不行,就從北境調來一名將領?!?
“是啊陛下,而且根本不用調集二十萬大軍,十萬便可,畢竟百越之地山高水深,人數的作用并不是很大,我們只需要調集十萬精兵就可以了。”
“沒錯,還有朝廷對百越出兵,用不著一擊即中,將他們打退就算達成目的了,我們有鎮南關,量他們也無法攻破?!?
內閣大學士們你一言我一語,說了這么多,目的只有一個。
那就是出兵可以,但不能太過重視,二十萬大軍的確有些多了。
還有無需魏云弈御駕親征,派一名大將統領就好。
總而言之,百越之敵本來就不是大禍患。
無需為之如此鄭重其事。
可魏云弈在聽到這些后,卻搖了搖頭,道:“御駕親征的這個決定,是朕經過深思熟慮才做出來的,林愛卿也說了,現在我大魏的將領大多數集中在北境,暫時無人可以用,而在國家威嚴受到折辱之際,朕作為大魏皇帝,太祖高皇帝的血脈,必然要承擔起這些責任?!?
“還有,此戰朕已經說過,要一擊必中,完全掃滅百越之敵,所以必須要調集二十萬大軍,你們不要再勸了,朕,已經決定?!?
說完,他將目光望向在場的大臣們,神情嚴肅,顯然決定不可更改。
沒錯,魏云弈就是要御駕親征。
如今好不容易能發起一場大戰,還有希望遏制氣運國力,自然不會有任何猶豫,因為這的的確確是他現如今唯一能找到的辦法了。
至于為什么非要自己去,而不是指指派一名將領,亦或者同從大臣的建議。
將二十萬兵馬,直接削減到十萬,原因也很簡單。
首先,出征的大軍越少。
代表花費的銀兩糧草輜重也就越少。
他的本意,就是為了遏制氣運,自然要想方設法掏空國庫。
須知,老丈人的變法成功后,朝廷將會有一大筆收入,必須要敗光,不然留在做什么,漲氣運嗎?
再有就是御駕親征的事情,雖然是靈光一閃所想到的,但越想,就越覺得不錯。
因為魏云弈總結了一下這段時間的經驗,發現自己做什么,最后的結果都會背道而馳,與最初的想法完全不符,歸根結底,就是不知道手下的人又會生出什么是非。
就比如讓老丈人推行變法,本意是想要對方變法失敗,動搖朝堂,可誰知居然成功了。
還有當初派小舅子去任遼鎮指揮使,為的就是在高陽之戰中,與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