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寫的自傳不可能是悲劇
如果有廣東大媽對你說,年輕人不要賭博吸大麻。
放心,她不是認為你是壞人,而是勸告你,別讀博、寫代碼。
而計算生物學,就是這樣一個既需要讀博,又需要寫代碼,而且從事的還是生物科學的神奇學科……
21世紀最關鍵的賽道是什么?
是生物和計算機科學!
而計算生物學,直接涵蓋了兩個超級賽道,看起來很牛對不對?
然而這個新興學科目前的知名度卻遠不如其他的熱門生物學科,簡單來說…
看不到什么錢途。
現在大家都知道跨界的復合型人才寶貴,但是跨界跨不好,兩邊都沒學精,全都是略懂略懂,那就成了拉胯了。
如果只是做到了廚師界中最好的裁縫,或裁縫界中最好的廚師那么為什么不直接用最好的廚師,或最好的裁縫呢?
理想的跨界,應該是所跨越的幾個專業領域能夠發生深度化學反應,達到
1+1>3的效果!
只有兩個學科發生深度關聯和碰撞,互相啟發互相改進,而不僅僅是簡單的物理疊加,這樣的跨界,才是成功的跨界。
“這是另辟蹊徑,放棄主攻,打起輔助了么…
只是看到這張照片,孟浪就完全能夠明白這位兄弟的意思。
人的一生,精力是有限的。
即便自己培養出了一位愛因斯坦,你也不能要求他在解決相對論的同時,還精通古中文吧?
如今有小雨負責正面主攻,他最大的作用可不就是查缺補漏當輔助,給她刷各種“加速”了嘛。
生物學目前的分類大致可以劃分為: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生物信息學、生態學、整合科學、神經科學。
計算生物學,就是生物信息學中的一個分支。
對于大多數科學研究來說,有的科學家專注科研發現,而有的科學家專注研究方法。
傳統生物的基礎研究,更側重如何發現,生物是主導,計算和算法之類的只能算輔助。
而計算生物學,則更專注于研究的“方法”本身,比如利用計算機建立各種生物研究模型。
相對來說,這更像是給生物學家打輔助的技師。
如果能夠建立完善各種生物研究模型,對于特效藥的研究效率肯定會有所幫助。
這就好比芯片設計,少了eda軟件進行電路模擬仿真,不僅效率會大大下降,
就連成本都會飆升。
eda軟件,就是這樣一種科研攻關的輔助“加速器”!
與計算生物學相似的,還有仿生計算機學,也就是所謂的生物計算機。
只不過這兩者一個是用計算機“輔助”研究生物學,另一個是用生物學“輔助”研究計算機,正好顛倒了過來。
這兩個學科,無疑就是“生物學”和“計算機學”發生碰撞所擦出的愛情“火花”。
誠然,這兩個學科在2018年這個時間點,其實還是處于萌芽狀態,理論研究論文不少,但實質性的應用還遙遙無期。
畢竟一個碳基,一個硅基。
想要將這兩個差異巨大的學科進行融合,就跟變形金剛和人類擦出愛情的火花一樣,過程一定是充滿了艱辛和曲折的……
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兩個跨界學科潛力之巨大,完全不亞于幾次工業革命。
別問孟浪為什么腦子里會有這些知識點,問就是三個字:兄弟多!
來自2040年的自己都墻裂推薦了,自己自然是從善如流的。
從長遠考慮,醫學需要生化實驗室、活體臨床試驗等各種苛刻的附帶條件,即便自己腦子里全是干貨,短期內基本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