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寫的自傳不可能是悲劇
“呼~”結束晨跑的孟浪擦著汗,慢慢平復呼吸。
經過16天堅持不懈的鍛煉。
從一開始的不到2公里,到如今一口氣跑完4公里,孟浪的體能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恢復到大學時的巔峰狀態。
雖然荒廢了一段時間,但是畢竟這具身體還年輕。
忍耐和堅持雖是痛苦的事情,但卻能漸漸地為身體帶來好處。
事實上,人往往并不缺少決心,缺少的是“延遲收獲感”。
你鍛煉一天,效果可能微乎其微。
那么堅持一天沒問題,堅持兩天也沒問題,但是三天之后,絕大部分的人就會因為看不到鍛煉的明顯效果而放棄計劃。
許多人之所以間歇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就是因為通過鍛煉獲得的收獲是一種“延遲收獲”。
可以說,能否克服這種因無法“立即獲得”所產生的失落感,才是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區別。
但是對孟浪而言,“自傳”的出現,讓這種“延遲收獲感”大大地提前了,變成了一種“即時收獲”。
選擇堅持,頂多是二十多年之后腦子出問題,選擇放棄,十年之后我與胃癌不見不散……
這收獲感……直接拉滿!
帶著“我與胃癌分手第16天”的滿足感,孟浪心情愉悅地走進小區。
沒想到剛進小區,迎面就撞見昨天的那對夫婦,女人手里還抱著那個“幸運”的小家伙凡凡。
“誒?小兄弟是你啊!”
男人一看到孟浪,立刻熱情的走上來打招呼。
“呵呵!好巧啊,你們這是出來散步?”
“嗯!不怕你笑話,我們現在連走路,都不太敢靠近高樓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啊。”男人苦笑。
“倒也不必,那種意外畢竟是少數,而且不是有句話嘛,叫遇難成祥,逢兇化吉。”孟浪笑著安慰道。
“那也得多虧了小兄弟!上次沒來得及,這次碰上了就是緣分!走,上我家去,我做東!”
“對!走走!嫂子怎么也得給你露一手!”
“不用不用。”
再三婉拒,這才推辭掉夫妻兩熱情的邀請。
之后相互介紹,一番交談下來,才知道這夫妻兩居然都是蘇大的大學老師,一個教數學,一個教物理。
“陳哥和嫂子這是書香門第啊!”孟浪愣了一下。
特別是這位瘦瘦高高,帶著眼睛,看著斯斯文文的陳有為,居然是一位數學系的大學老師,這讓孟浪忍不住多上了些心。
難道自己選擇拯救目標時……還做了家庭背景調查?
可能性不大,想來這又是一次“命運的回響”?
那么根據“小雨定律”,他……會不會就是自己解決三個數學問題的“關鍵人物”?
“呵呵!算不上什么書香門第,不過家里都是搞學問的,這倒是真的。”陳有為笑道。
“雖然我是個數學學渣,不過我這個人最崇拜的人之一就是數學家了!”
因為需要,所以崇拜。
“呵呵!小兄弟過獎了,我可談不上什么數學家,就是一個教書匠而已。”
“誒!陳大哥,那你平時在大學,是不是總研究些什么什么猜想,什么什么假設之類的世界難題?”孟浪一臉期待地問道。
聞言,陳有為哈哈一笑。
“np完全問題、霍奇猜想、龐加萊猜想、黎曼假設,這些世界難題我當然也有想過去解答,只不過我的水平距離那種程度可差得遠了。
大學里面的講師大概也分兩種,一種是喜歡教書育人的,一種是喜歡搞課題研究的,我吧就屬于前一種。”
孟浪聞言有些失望。
救一個人解決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