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應該也是為世界和平添磚加瓦了吧……”
深藏功與名的孟浪心滿意足的合上筆記本。
距離2025年還有7年,“三戰世界線”的萌芽是必須扼殺在搖籃中的。
孟浪準備分兩步走,一是示敵以弱,不能太過刺激夜魔族。
智慧生物不太可能舍易求難,只要讓他們覺得自己的nA勝利在望,就不會太過急迫的轉換思路,冒著暴露自己的風險打混合戰爭。
第二步是示敵以強。
自己所在陣營強大了,才能免遭受戰爭風險,這是一個簡單而又直接的邏輯。
所謂盛極而衰,物極必反,一個國家的衰弱和崛起,都在遵循著古往今來亙古不變的更替規律。
不斷衰弱,且內部工業空心化的大洋彼岸集團,顯然不可能是拯救世界的最佳人選。
危難之際,唯有實業方能救國。
冉冉升起的超新星、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超級工業國……這才是能夠托舉起自己的“巨人的肩膀”!
“可重復使用液氧補燃循環發動機設計圖”、“RD-180發動機鈦合金配方”。
這兩樣資料涉及的,無一例外都是航空航天發展領域中的頂尖工業技術。
一個是可回收火箭的關鍵發動機設計技術。
另一個是超大推力火箭發動機合金材料技術。
第一個技術來源于大洋彼岸NASA下屬某個不起眼子單位的絕密數據庫,屬于意外驚喜。
第二個則是來自北方大國動力機械科研生產聯合體,大熊的網絡防護風格都是這么粗獷且自信……
華國航天科技雖然披荊斬棘,從無到有最后到世界第三。
但與老牌工業國家相比時間積累不足,頂級火箭發動機技術便是其中的短板。
RD-180發動機是北國火箭發動機王牌,被譽為工業奇跡。
雖然是誕生在上世紀90年代的產物,但是至今為止,也就僅有剛剛誕生不久的猛禽發動機在性能上能夠超越。
就連大洋彼岸,都被這款發動機掐脖子掐了整整20年……
降低衛星發射成本是個系統性工程。
孟浪雖然通過零解決了可回收火箭的“在線規劃制導軟件”。
但這只是解決了軟件部分,硬件部分涉及到的頂級軍工制造業技術,根本不是孟浪一個沒有任何根基的人看幾本書就能解決的。
他之所以留下的是這兩份技術資料,也是在為將來的“衛星星座”計劃做前置技術準備。
國內航空航天領域正在商業化,某種程度上,國家有的工業制品,他只要有錢就能買到。
由于技術封鎖,國外的東西他卻是有錢都買不到。
孟浪表示,這都是他們逼的……
我不僅是金錢的搬運工,也可以是技術的……
雖然目前為止的戰斗全都是發生在地球,但是孟浪沒有忘記,世界的未來在星辰大海!
從多集自傳的字里行間,孟浪清晰的意識到,太空將是世界未來競爭的關鍵核心領域。
它不僅關乎通訊安全、情報安全,還和核威懾以及反導體系密切相關。
不管是在商業還是軍事領域,甚至是大后期用來對付夜魔族,“衛星星座”計劃都意義重大!
提到“衛星星座”計劃,就不得不提到一家世界級公司——
“硅谷鋼鐵俠”馬斯克·埃隆的太空叉(SpaX)。
剛剛提到的猛禽發動機,同樣也是這家公司的手筆,據說對方還在研制更加先進的猛禽2。
可以說,不管是從軟件還是硬件上來看,說太空叉公司掌握著全世界最先進的火箭發射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