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到大家的議論,作為項目管理者的部門負責人,心中的感觸更深。
他做項目這么多年,還是第一次遇到這種堪稱完美的項目管理操作,整個過程完全就是教科書級別的存在。
從任務分配、人員安排、操作說明、計劃執行、項目優化、進度跟蹤……
每一個步驟都跟機器一樣精密到了極點,就連每個人的執行時間都是用分鐘來計算。
這種能統籌全局,還能極限微操的項目經理,他是聞所未聞。
更離譜的還是遠程操作……
平日里總聽軟件部門那邊吹噓那位從未露過面的首席在軟件開發上有多么多么神奇,多么妖孽。
直到今天這一刻,他才意識到,傳言還是保守了啊……
這絕對是一位同時精通軟件、硬件,乃至于項目管理,邏輯思維縝密到變態的多領域頂級跨界人才!
看著眼前自己整個部門加班加點趕工出來的機器人。
要換成正常效率,哪怕有詳細裝配圖,整個工作至少也得持續一兩個月。
而他們只用了短短的9天時間……
“就是沒想到啊,咱們工業機器人研發部的第一個作品,居然不是工業機器人,而是人型機器人……”
他也算是機器人領域的資深工程師了,這份機器人設計圖雖然看起來沒什么新鮮的尖端技術,不過極簡化的機械構造明顯的是經過千錘百煉的優化才設計出來的。
比如日常活動中運動最為頻繁的足部關節,就特地增加了模塊化的耐磨件設計。
這不僅能大大延長機器人的使用壽命,而且更換起零件來也十分的方便,就連普通人自己看看說明書都可以幾步完成。
見微知著,從這些小小的細節里就可以看出,這絕不是一款只為了顯擺技術,吸引眼球拉投資而倉促設計的“人形機器人”。
沒有頂級的設計團隊花個幾年時間,很難將方方面面的細節做到如此完美。
在實用性、性價比和大規模量產可能性方面,他還從未見過比這款機器人更加完美的作品!
“誒!你們說,公司是不是準備進軍民用機器人市場啊?”有人猜測道。
“有這個可能,畢竟連詳細圖紙都有了,肯定不是剛立項,只不過跟往常一樣,開發全程都處在保密狀態。”
“我說為什么產品和客戶都還沒有一撇呢,就成立了咱們研發部。
說不定咱們叫‘工業機器人研發部’,其實就是為了掩人耳目的?”
“聽說軟件部門那邊也在加班加點,這一次幾乎是我們整個軟硬件技術部門的聯合行動了。”
“那個……你們說有沒有一種可能,首席大人不僅是我們這邊,人家還兼顧了軟件部門的項目進度?”
“呃……理智告訴我不可能,但是這事兒放在首席大人身上的話……”
“嘖嘖!要么怎么說還得是首席大人,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是王炸啊!”
“所以我總有一種奇怪的感覺,我們整個技術部門就是用來給首席大人打下手的?”
“不用懷疑,我最近就時常夢到自己變成了工具人……”
“哈哈哈……”
七嘴八舌的玩笑過后,部門負責人笑著打斷眾人。
“好了好了,工作就聊到這里,這段時間大家也都辛苦了,今晚部門聚餐,大家好好放松一下。
另外明天就是周末,回去該陪女朋友的陪女朋友,該帶娃的帶娃。
公司就一個要求,統統不許來加班!”
然而他的這句話卻引起了眾人的牢騷。
“啊……可是我還想過來研究一下設計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