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楊瑾干得不錯,整個制糖事業也在慢慢步入正軌,鄭克臧的注意力又回轉到國事上來。
此時離著繼嗣大典沒幾日了。
這期間有些官員上奏勸鄭克臧以國事為重,不要沉迷于小道云云。
生怕新一代延平郡王成了天啟那樣的木匠皇帝。
連陳妃都親自過問了幾次,都被鄭克臧搪塞了過去。
好在謀逆案結案一事轉移了大家的注意力,鄭克臧又及時將精力放回到國事上,才止住了這輪勸諫熱潮。
柯平將調查結果上奏給了鄭克臧,口供清楚、證據確鑿,符合鄭克臧勿枉勿縱的要求,他很滿意。
就是這人屬實有點多,列了上百個名字,真正參與謀反的也就十個,其余的都是跟馮錫范貪污、徇私舞弊相關的。
將這十個謀逆的定為斬刑,家人流放中部山區開荒去,其他人按罪責大小流放、免職、降級不同處理。
結果一出,眾臣皆贊世子殿下寬仁,沒有借此案大搞株連。
一場謀逆大案就這樣定案結束,而真正屬于鄭克臧的統治時代也即將到來。
1681年3月11日,永歷三十四年二月廿一
繼嗣大典在承天府行宮舉行。
說是行宮卻從未有皇帝住過,蓋因大明沒有天子在位,只有一個監國即寧靖王朱術桂。
(朱術桂是大明監(帝)國,鄭克臧是延平王封地監(王)國,不沖突哈)
行宮正殿之內最高處的皇位空置著,寧靖王作為監國站立在龍椅旁邊。
這位生于萬歷四十五年的宗室王爺今年已經六十四歲了,但看著精神極佳。
他身穿四團蟠龍郡王服,頭戴翼善冠,腰配儀劍,雙目炯炯有神,打量著下方肅立兩列的文武官員。
殿內除了明鄭的文武官員外,還有幾個金發碧眼的西洋紅夷和頭梳月代的倭人也混在隊列之中。
這批特殊的客人是與鄭氏交好的英圭黎東印度公司和薩摩藩主島津光久派來觀禮的使者。
“宣延平王世子監國上殿。”隨著禮官鄭斌的一聲高呼,繼嗣大典正式拉開序幕。
護衛殿門兩旁身穿金甲,手持長戟的大漢將軍們齊聲奮力高呼,重復著鄭斌的宣召。
在殿階下等候多時的鄭克臧拾級而上,散立殿階兩旁的殿前侍衛們紛紛躬身以示恭敬。
大丈夫當有權在手啊,看著侍衛們恭敬的樣子,鄭克臧心中感慨萬分。
鄭克臧一步一步走的很實,不急不徐,從容有度。
片刻功夫便走到了大殿之前,他深吸口氣,清除腦中雜思,邁步緩緩走進大殿。
看著眼前跟自己穿著一樣大紅郡王蟠龍袞服的年輕人,朱術桂心中突然感到一絲悲哀。
眼前的少年不正代表了年輕銳進的鄭氏嗎。
而他呢?不管在外面奮力表現的多么精神矍鑠,但他始終是個行將就木的老人,就像大明一般。
朱術桂還未來得及感悟更多的國哀己傷。
鄭克臧已在鄭斌的引導下走到了龍椅正下方,朱術桂連忙按下心中的怨懟哀傷,專心典禮流程。
鄭克臧在龍椅前站定,以手撫額,對著空無一人的龍椅恭恭敬敬地三拜叩首。
監國朱術桂代表皇帝言稱免禮平身。
鄭克臧起身后,又躬身向監國朱術桂拜了三拜,朱術桂回了一禮以示尊敬。
見禮過后,鄭斌扯開一份帛錦,念起了一段駢四儷六的長長奏文。
總體而言就是講鄭克臧是鄭經合理合法繼承人,上承天心,下順民意,英勇果敢,堪稱表率。
現特上奏大明皇帝請求予以嗣承延平郡王。
這都是流程了,大明皇帝的位置都空著,誰還能否了不成。
監國朱術桂代表皇帝允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