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乃鄭氏四代目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況且鄭克臧也并未對此事下令保密。
于是內文社女王求婚殿下的消息不脛而走,被朝堂諸公獲知。
令人意外的是,當初首先出言呵斥女王的柯平卻旗幟鮮明地表示了對這門婚事的支持。
原因無他,柯平想借此次機會填充鄭克臧的后宮,只要這個口子開了,有第一個側妃,那就很快會有第二個,第三個。
當然這并非是柯平對王妃有什么意見,事實上王妃識大體,從不插手朝政,生下了清平縣主也說明其有生育能力,柯平對其是很尊重的。
但架不住王妃她姓陳啊,不僅有個人望極高的過世父親,還有個位極人臣的堂兄。
而她的大兄陳夢球在瓊州將新策試點干的有聲有色,眼見著以后也會重用。
她的二兄陳夢瑋負責高山番蒙學以后,一改在南鎮撫司的平庸,提出了很多創新想法,差事辦的極好,很讓鄭克臧滿意。
眼見著陳家在朝堂上的話語越來越重,再加上后宮如今只有陳妃一人,由不得他不擔心未來內戚亂政的風險。
這番話他也曾暗示過鄭克臧,但延平王明顯沒把這當一回事。
也就是他柯平沒有女兒,不然他定會將自家女兒送進宮分薄陳妃的話語權,眼下這女王看似玩笑之語卻正好是個機會。
而與之相應的,陳繩武自然是旗幟鮮明地表示了反對。
幸而陳妃和柯平有一樣的認識,這也是她從來不在鄭克臧面前對政事發表意見的原因,她親自召見了陳繩武將事情厲害分說清楚。
陳繩武最后被王妃說服,對這件事采取了默許的態度。
隨著陳繩武一派熄了火,朝堂上同意鄭克臧納側妃的聲音占了上風。
柯平更是很直接地跟鄭克臧進諫道:“女王天真,殿下若納其為妃,大義之下便可直接插手內文社,等十年之后,只怕內文社早已成為我東寧另一個府縣,世上將再無此番社。”
鄭克臧深以為然,權衡利弊后,他決定從了算了。
女王長得不符合自己審美那進門后少搭理也就是了,還是拿下內文社比較重要,于是下令命禮部負責此事。
歐拉馬斯一臉懵逼地看著派來協助辦理納彩、問名等前期婚禮流程的禮部官員。
他怎么也想不明白,女王如同鬧劇一般的要求,怎么還真答應了呢。
不待他慢慢反應,一臉喜氣的曾陸相前來道賀,一進門就滿臉笑容地拱手道:
“恭喜恭喜,歐大人請盡快準備好,奉殿下令,明日一早隨我等登船一起回內文社下聘禮。”
“啊…啊?”
在鄭克臧的命令下納妃流程從簡加急,歐拉馬斯第二日便收拾妥當,一臉懵逼地隨著船隊返回內文社。
而女王也從城東館舍搬出,鄭克臧專門撥了一座宅子暫時安置。
陳妃派了許多侍女宮人去伺候曼蘭波安的飲食起居,并讓專人教導其漢語和宮廷禮儀。
隨著鄭克臧納妃之事定了下來,消息也傳入了民間。
百姓們自發組織了許多慶祝活動,承天府街道上隨處可見敲鑼打鼓向延平王恭賀的隊伍,熱鬧非凡。
諸國在東寧的代表也連忙拜見鄭克臧表示恭賀,朝中文武也都應景上表祝賀,一時間整個東寧上下一片喜氣洋洋。
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朝鮮漢城府,崔秀吉的奏報傳回,引起滿城嘩然。
崔秀吉的奏報詳細地記述了此次戰事經過,按照一以貫之的風氣,奏報著重強調了他與敵奮戰,最終收復濟州城的過程,同時在奏折中點明賊人是東寧鄭氏所派。
與鄭克臧和康熙一樣,朝鮮肅宗大王李焞也是年少即位,如今不過才二十一歲。
但他面色略顯蒼白,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