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乃鄭氏四代目
東寧,西定坊內(nèi)的寧靖王府內(nèi),諸多朱明宗室聚集一堂。
“澎湖大勝,這東寧總算是保住了。”,寧靖王坐在上首感慨一聲。
魯王朱弘恒輕嘆口氣道:“打敗施瑯固然是好事,我聽聞延平王封了江勝靖海伯?”
寧靖王點點頭,“此事我知道,冊封詔書上蓋了監(jiān)國金印的,怎么?有問題?”
年輕的瀘溪王朱慈爌劍眉朗目,好看的眉毛蹙成一團,臉上泛起苦笑,“江勝是立功之臣自然當?shù)梅赓p,可往上繼續(xù)算,延平王也是大明之臣,這打了勝仗難道不需要封賞嗎?”
瀘溪王此話一出,堂內(nèi)瞬間沉寂下來。
“這…延平王現(xiàn)下已是郡王,再封可就只能一字親王禮,難道要越其父祖?”
雖然鄭克臧相較于其父鄭經(jīng)已對明朝宗室寬厚了很多,但寧靖王朱術桂一直記著當初承嗣大典的那一幕,他下意識地覺得不妥。
身材高大的巴東王朱尊江嘿然笑道:“你現(xiàn)在不主動封,過兩日自有一大幫朝臣上書為延平王請封,還不如主動點,把姿態(tài)做足,何必徒惹人笑話。”
寧靖王沒有被說服,堅持不肯授其親王爵,參與這場聚會的眾王最后沒能達成一致,不歡而散。
又過幾日,果然如巴東王所料,一開始先是察言司的幾個官員上奏稱延平王鄭克臧守土有功,請監(jiān)國朱術桂宜當封賞親王爵。
朱術桂保持沉默,不為所動,隨后越來越多的官員上奏請求封賞延平王,最后還是鄭克臧看不下去了,主動拜訪了寧靖王。
鄭克臧在談話中主動提及了自己的父祖,話里話外暗示朱術桂可以不給自己再加封賞,改為追封鄭成功和鄭經(jīng)也可以。
朱術桂當即答應下來,追封嘛,那就可以接受了,他第二日就發(fā)了監(jiān)國詔令追封鄭成功為閩王,追謚曰武,鄭經(jīng)追謚曰文。
隨著朱術桂的這道命令下達后,鄭斌帶領群臣叩請鄭克臧告祭祖先澎湖大勝,并請重修鄭氏宗祠,一切依親王例。
鄭克臧拒絕道:“閩王乃是追封,不合禮制,豈可因此叨擾祖宗。”
鄭斌帶領眾臣在王城前長跪不起,堅決進諫,圍觀民眾里三層外三層看了個大熱鬧。
頭頂烈日炎炎,鄭斌和許多請命官員幾度中暑昏厥。
鄭克臧聞訊后徒步出王城面見眾臣:“實在僥幸,爾等何必相逼!”
鄭斌的眼淚已經(jīng)達到了收放自如的境地,他涕泗泣道:“當年國姓爺驅逐荷夷,先王戮力開臺,奠定今日之功,如今朝廷追封,于親于禮,都乃題中應有之義,請殿下重修宗祠。”
眾臣齊呼請命,連帶著周圍百姓也紛紛跪倒高呼,鄭克臧最終無奈應允。
朱術桂聞聽此訊后,怒氣沖沖地發(fā)旨質問禮部:“日前未曾獻俘太廟已是疏忽,如今太廟未拜,先祭鄭廟是何道理。”
鄭斌回復道:“監(jiān)國容稟,鄭廟祭告是為依親王禮重修,王家宗祠為小,太廟鄭重,皇家宗祠為大,事請不同,大小相異,不敢以順序先后論較,恐有僭越之嫌。”
這番話讓朱術桂沉默了,他若再揪著這事,豈不是承認了鄭廟和太廟一般地位,無分大小只以先后定尊嗎,此事便就這樣被揭過。
……
作為明鄭政權關系最好的盟友,最起碼馬薩昂是這么認為的,他在澎湖海戰(zhàn)開戰(zhàn)時堅定地留在了東寧,代表了英國東印度公司對東寧的支持態(tài)度。
而在戰(zhàn)勝消息傳來后,他第一時間入王城向鄭克臧表示了祝賀。
在經(jīng)歷了獻俘儀式后,看著數(shù)千滿洲戰(zhàn)俘垂頭喪氣的模樣,他更認定大英帝國與明鄭有著傳統(tǒng)的友誼和共同的利益,雙方應該建立更加穩(wěn)固的同盟關系才對。
馬薩昂趕回商館后吩咐任何人不許打擾他,在自己的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