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威脅,他大膽地向馬震毛遂自薦請求去安撫城內的爪哇民眾,王伯凱不甘落后連忙表達了同樣的意愿。
馬震欣然答應,各派遣了一隊明軍士兵護送著他們到城內向爪哇民眾們宣布此地已歸于延平王的好消息。
他同時一邊派人前往港口向水師報信,一邊封閉壟川城門搜捕躲藏起來的爪哇士卒。
得到消息的林升立刻將水師轉移至壟川城北側的海域上,同時派出巡邏哨船警戒附近海域的動靜。
馬薩昂與艾倫比最后未能取得一致,聽聞馬震如此快就打下了壟川城,艾倫比雖然表示了驚嘆,但并沒有改變想法。
最終他帶著手下的職員和水手仍留在港口旁的商館,馬薩昂則帶著東寧商館的職員們迅速趕至壟川城中。
“馬將軍神勇無敵,殿下知道將軍的表現定然是極欣慰的!”馬薩昂的奉承話像不要錢似的拋出。
戰事進行的如此順利,讓他很驚喜。
隨著壟川城被占領,實現公司在遠東第一個港口的愿景似乎近在眼前。
但馬震明顯不像他這么樂觀,占據了壟川城并不算完。
土邦的反攻和荷蘭人的反應,這兩件事是無論如何也繞不開的。
在將城內的爪哇士兵盡數搜捕后,通過王伯凱的牽線搭橋,當地的數個華人家族非常熱切地主動提出要幫助馬震加固城防。
這些華人家族慷慨解囊,拿出大量物資的同時,威逼利誘,連哄帶騙地組織了一支龐大的爪哇勞工隊伍。
這些爪哇勞工們在明軍的監督下立刻開始日夜不停地加固城墻。
同時在馬震的催促下,馬薩昂也將此地的情勢變化和鄭克臧提出的條件形成了一份書面報告。
他拉下臉來請求艾倫比盡快派遣船只將此報告送往印度。
艾倫比見馬薩昂態度軟化,同時為了大局著想,向公司總部稟明此的變化是十分必要的。
他同樣也寫了一份報告,準備讓商館的商船送往印度。
但這一請求卻遭到了武裝商船船長和水手的拒絕,對他們來說沒有貨物販運僅是為了送信實在不值得跑這一趟。
最后在明鄭的轉圜下,從壟川城調集了一批胡椒和其他本地特產以市場價格交易給了英國人。
在馬薩昂的擔保下,馬震允許對方只先付20的貨款,剩余80的尾款將以東寧所要求的貨物進行支付。
有錢賺的商船長和水手們立馬熱情起來,拍著胸脯保證將信安全送到公司總部,等貨物運上船后,他們急不可耐地揚帆而去。
為了不被荷蘭人攔截,英國商船并未向西走荷蘭人控制的馬六甲海峽和巽他海峽,而是向東繞遠走了巴厘島和龍目島之間的龍目海峽,短暫地越過赤道,繞行至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