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寧方面請求支援。
鄭克臧立刻召集眾臣商討支援之事,以極高的效率迅速敲定了支援方案。
趕在上元節前,滿載著支援物資和部隊的二十余艘鄭氏武裝商船,從東寧出發駛往三寶壟港口。
鄭克臧并未藏著掖著,他將東寧和英國聯合占據東爪哇的消息第一時間同步給了西班牙人。
同時向其表示近期東寧的商船戰船將會頻繁地經過呂宋。
菲德爾在心中不斷地思考著其中的利弊得失,西班牙人自然不愿意讓鄭氏的船隊頻繁地經過呂宋近海。
但他們更不愿花費力氣去幫助競爭對手荷蘭人攔截明鄭的船只,吃力不討好還會得罪強大的鄭氏,只有昏了頭才會這樣做。
權衡利弊后,菲德爾代表烏爾塔多總督向鄭克臧正式地提出了一份航海條約。
按照條約規定,鄭氏前往爪哇的船只每年只可以在馬尼拉近海通行二十航次。
超過航次的船只應當遠離馬尼拉行駛,從加里曼丹島東北方向進入望加錫海峽。
同時明鄭需要保證不會向南再擴大水師的巡邏范圍,這是為了避免明鄭對向東進入太平洋的西班牙大帆船形成干擾,并對濠鏡澳行駛至馬尼拉的商船免征通行費用。
作為相應的補償,馬尼拉將允許二十航次內的鄭氏船只在馬尼拉停靠補充,并幫助明鄭協調蘇祿喝文萊的蘇丹,讓鄭氏船只同樣可以在北婆羅洲的古達停靠補充。
只需要稍稍繞行不算遠的距離便可以獲得沿途的港口補充,這條約對明鄭來說并不吃虧。
而向南擴展水師巡邏范圍攔截前往美洲的西班牙商船更是費力不討好。
從呂宋北部出發的大帆船本來就少,為這么點船水師的巡邏范圍便要擴大一倍不止,完全不值當。
唯一的問題便是對葡萄牙的澳門商船免收通行費,這是明鄭無法接受的。
但菲爾德也很堅持,澳門運往馬尼拉的清國商品對馬尼拉來說很重要。
近期因為明鄭收取通行費的行為,葡萄牙人進一步哄抬價格,讓馬尼拉的西班牙商人損失了許多利潤。
經過幾輪溝通協商,雙方各退了一步。
菲德爾提議的二十航次提高到四十航次。
而東寧的紡織業如今已經有了出口的能力。
鄭克臧保證優先引導國內商人將紡織品運至馬尼拉販賣,以緩解馬尼拉因偽清禁海而出現的紡織品匱乏窘境,相應地葡萄牙人的通行費用不可免征。
在實地確認了東寧紡織品的質量和產量后,菲德爾同意了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