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斌聽見鄭克臧的問話連忙下拜,神色激動道:
“臣固老邁,但身體并無病疾,精力充盈,雖然才智鄙陋,但有殿下在此坐鎮,臣心中有底, 亦敢放手施為,一片忠心日月可鑒,請殿下明察。”
鄭克臧笑著點點頭,“本王也只是擔心鄭卿身體,也罷,剛才交代的幾件事盡快著手去辦吧, 本王等著你的好消息。”
鄭斌連忙躬身領命, 在內侍的指引下緩緩退出了鄭克臧的臨時行宮。
時間慢慢來到三月,經過漫長寒冬后, 天氣開始回暖,明清雙方之間很快再次開始了互相的試探進攻,福建省被人為地分割成兩半。
整個福建從北向南依次以政和、平南、古田、尤溪、德化、漳平、永定等縣為界,西側為清軍控制區,東側為明軍控制區。
明清雙方圍繞著這一線的地帶進行反復爭奪,雙方都往其中投入了大量的部隊和物資,隨著時間的流逝,實力占優的明軍緩慢而堅定地向前推進。
三月中下旬,上述幾縣皆被明軍納入手中,戰線再次向西推移到了閩中大山脈。
面對不適合大規模軍團作戰的山地地形,明清雙方默契地互相派遣小股部隊穿越山脈,從后方襲擊對方的補給線。
雙方沿著閩中山區呈犬牙交錯狀分布, 突襲和遭遇戰每時每刻都在發生,隆隆的炮火聲響徹山間, 引起驚鳥陣陣。
隨著明軍的推進,建寧府和延平府已然暴露在明軍的兵峰之下。
三月底, 明軍調集了大量民夫拉送著數量龐大的火炮運抵前線, 數百門火炮齊聲轟鳴, 對著建寧府城墻射擊不停。
深感大勢已去的建寧府守將總兵張鶴洋和知府劉孟以下文武四十一員舉城投誠。
坐鎮紹武府的姚啟圣和萬正色得聞張劉二人開城投降后大驚失色,連連去函請求率兵駐扎在福建西南汀州府的廣州將軍王永譽帶領廣東援兵盡快開抵延平府阻擊明軍。
另一方面,主動投降的張鶴洋和劉孟二人得到了明鄭豐厚的回報。
行宮設在福州的鄭克臧親自接見了兩位偽清降官,全程表現的十分和藹近人,大大夸贊了二人的棄暗投明之舉,同時賞賜了大量銀錢。
張、劉也識趣地配合著鄭克臧,雙方共同演繹了一出棄暗投明,良臣擇木而棲的戲碼。
劉孟最后保留了原本官職仍任延平知府,而張鶴洋被調回后方充當了輜重軍官,建寧府的防務由明軍接管。
鄭克臧這一番政治作秀還是很有效果的,被許多有心人看在了眼中,記在了心里。
在北鎮撫司暗樁的大力滲透下,深感偽清在福建前途渺茫的清朝官員們一個兩個的都開始跟明軍眉來眼去起來。
這一情況很快被敏銳的姚啟圣所察覺,他將自己身邊的幕僚派往各處,名為協助實為監軍,務必確保各州府堅決抵抗。
明軍這邊也動作頻頻,鄭克臧將原先設立的幾個偽清降軍組成的臨時軍鎮進行了精簡,優中取優組建了兩個全新軍鎮, 分別命名為福州鎮和思明鎮。
其余淘汰的清軍降卒們統統補充到運炮、輜重、中壘、工兵等后勤兵營。
至此明軍在福建的作戰部隊足足達到了五萬。
鄭克臧自覺與偽清有在福建爭雄一二的實力了,但底下的群臣好像并不都這樣想。
“這次雖然連克城邑獲得了不少物資,但目前都堆積在福建用于戰事,對東寧的庫存卻并無補益,是否應該盡快安排水師開始運離物資民眾?”
剛剛抵達福州的柯平立刻向鄭克臧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鄭克臧詫異地挑了挑眉毛,心道柯平這是要準備后路了,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