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他們高居宰相之位,劉子驥想不熟悉都難。
馮道、豆盧革、盧程、李愚、韋說。
自從唐朝時,宰相就有很多位,而晉國制度大多承襲大唐,因此有多位宰相也并不例外。
不過,這五位宰相可都是赴了耶律阿保機的宴會的。
這就說明他們其實是投機派。當然也有可能是單純的怕死。
不過是否是投機派,是否怕死,跟才能沒有多大關系,只是可不可重用罷了。
劉子驥拿著資料觀察半晌,覺得豆盧革、盧程、韋說這三位宰相絕對不堪大用。
朝中對豆盧革此人的評價,大多都是及登廊廟,事多錯亂。
據說豆盧革自從成為宰相之后,不以進賢勸能為務,唯事修煉,求長生之術。
他曾經服用所謂的長生不老藥,但吐血數日,垂死而愈。
此外,他還曾用親筆信挪用了數十萬省庫錢
至于盧程此人,并無他才,唯恃門第以進。
至于韋說。
此人身份極高。
他有一個聲明顯赫的老祖宗名將韋孝寬,一個出名的伯父嶺南節度使韋宙,還有一個坐鎮一方的父親福建觀察使韋岫。
而且韋說本人是晚唐進士,曾擔任過殿中侍御史、右司員外郎等職。
后因事被貶到南海。
朱溫滅掉大唐建立大梁之后,韋說瞅到了機會,于是便來投靠朱溫,混了一個禮部侍郎的職位。
后李嗣源掌權,豆盧革便諫言重用韋說,雙方同時官居高位,開始結黨營私。
豆盧革提拔韋說的兒子孫子為官,韋說就提拔豆盧革兒子孫子為官,雙方可謂是狼狽為奸。
其實這三個人之所以成為宰相,都是因為出身名門高第。
這數十年來的朝中大臣,大多都是出身名門高第。
即使不是名門高第,那也是偽造的名門高第。
晉軍入汴,大量資料散佚,新朝初建,百廢待興,難免有一些鉆空子的人。
當下有很多人偽造譜牒冒充名門之后,或冒用他人或自己的父兄身份以求仕官。
比如有個叫吳延皓的,就冒用了死去的叔叔的任命狀。
就連郭崇韜也冒充百年前的汾陽王郭子儀的親戚。
至于平民出身、十分老實不愿冒充名門之后、兢兢業業的人,很少有能官居高位的。
要想單純以平民出身脫身而出,那就只有參軍,從武官中殺出個節度使來。
至于馮道,這個人很有名,前世有名的效力過十位皇帝的大臣,典型的不倒翁。
李愚這個人劉子驥剛剛見過,處理事情有理有條,辦事還算可以
將這些信息了然于胸后,劉子驥卻并沒有立刻去找他們。
一旦蜀國大軍開到汴州,大局已定之時,他們自會親自來找自己。
不過,劉子驥其實最關心的還是契丹那邊的臣子。
也就是耶律阿保機手下的幾個漢臣。
話說耶律阿保機手底下的人也都很不錯。契丹人能有如今這等氣候,絕對與耶律阿保機手下的漢人脫不了關系。
據耶律迭剌所說,耶律阿保機曾經鑄造過漢城。
漢城并非是一個城池,而是耶律阿保機特意為擄掠來的漢人所建造的所有的城池的簡稱。
耶律阿保機之所以鑄造漢城,就是為了拉攏漢人。
如今耶律阿保機已死,那么這些漢人劉子驥也可以再次掠奪過來。
正當劉子驥思索著的時候,忽然便有士兵來報。
“蜀王,有一個叫翡翠虎的商人,要來求見您!”
“翡翠虎?”
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