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屬于一科的親戚恐龍可以共用化石完整度。
尋龍圖譜這套判定方法其實蠻有科學依據的。
有時候科研人員挖出來的化石完整度很低,甚至只有10以下,又找不到同一物種的其他化石補充,也是搞個“血緣關系鑒定”,用親戚的形象進行復原研究。
長臂渾元龍+奇翼龍,兩個擅攀鳥龍科的成員總計化石完整度超過50,于閑能夠提取血脈力量強化自身。
類似進度條模樣的長條顯示生成,不到半分鐘時間讀取完畢,和甲龍的強化過程沒得比。
于閑除了感覺身體輕盈些許,力量方面沒感覺到什么變化。
想來也是,這種鴿子大小的恐龍在力氣方面可能不如人類孩童,又只能提取化石中的一部分力量,當然沒啥改觀,而是稍微體現在敏捷程度上。
站起身活動肢體,于閑用山泉水沖洗掉臉上和手上的沙土。
“有點麻煩...”
挖到全世界第一只長臂渾元龍化石,拿出去確實足以讓整個學術研究圈子吃驚。
問題是怎么拿啊...
長臂渾元龍的個頭確實和奇翼龍差不多大,但這塊化石和之前的甲龍一樣,連接在一整塊巖體上。
沒條件拿水刀、切割機之類的設備來,好歹也要有一些較為大型的手動開采切割工具,否則于閑不可能把整塊巖體拔起來搬回家。
蹲下身略微思索,比較靠譜的辦法是找曲飛他們。
可那樣操作,于閑的表現太過異常,兩天時間看似不經意隨便走走,隨手就能發現大量化石。
很快,于閑想到另一個獲得幫助的渠道:大刀哥
有十來天沒見到他和土猴子了,不知道最近休養的怎么樣。
他們是經驗豐富的資深穿山甲,在墓穴中熟練運用各種工具,其中不乏進行切割搬運的活。
找他們來幫忙挖掘長臂渾元龍...專業好像還挺對口。
等化石被某個博物館或者機構收走,再把酬勞分給他們些。
或許金額沒有成功盜墓那么多,勝在安全。
打定主意,于閑拿保鮮膜將長臂渾元龍化石所在的那塊區域貼住,往回蓋上沙土,再鋪一層防水布,再蓋上砂石和植物遮擋。
忙完一切,于閑拎起背包趕緊往山下走。
現在就得聯系大刀哥,讓他們以最快速度到月閣市。
要知道山里還有另外一撥化石獵人,千萬不能讓自己的努力給別人做了嫁衣。
其實到今天為止,于閑都不知道那些游走于灰色地帶的化石獵人是用什么方法找到化石的。
糟糕的名號也是名號,能夠在古生物圈子打響一方名號,說明他們真的有本事。
翻過山坡,跳過樹梢,腳尖踩在沙土中露出的巖石上,于閑的腳步愈發穩健成熟。
從長臂渾元龍和奇翼龍那兒提取到的力量反饋在敏捷上,不光只是行動速度的提升。
于閑能夠感覺到體內涌動著一股本能,一股子像是小型恐龍那樣,習慣于靈活機敏行動的本能。
似乎本就該如此飛馳,本就該如此矯健跳躍。
這就是血脈的力量...不單純屬于力氣,而是一整套的生存本能。
“蕪湖~”
帶著歡呼聲,于閑撞破密集的植物。
本來絕對不會選魯莽的路線行動,在密集叢林里亂沖亂撞只會搞得渾身是傷。
但此時葉片和尖銳的枝干擦過皮膚,不留半點紅痕。
皮肉的堅韌程度比從前強多了,變化來自甲龍。
當它在荒野與叢林中飛馳,遇到擋在前邊的植被哪里會繞道,憑著一身硬殼直接撞過去,所以它們和劍龍一起分在“裝甲亞目”。
原始的沖動融入到于閑的靈魂里,迅速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