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號成真了
“呵,傅海濤急了。”
于閑放出直播公告,還直播了一小會兒,說是又發現了新的恐龍化石,即將直播挖掘,并且請了雜志社記者前來。
消息發出后,傅海濤那邊當即開啟直播,展示近期的挖掘成果。
他不急才怪,一邊的賭注是于閑所有化石,另一邊的賭注是傅周研究所所有檢測設備。
誰都樹不起。
可前后不到十天時間,他那邊其實沒啥好展示的。
傅洲研究所聯合吳千山團隊集體出動,肯定有值得他們大動干戈線索,可能是某個山里發現了大貨。
問題在于眼下還處于科考勘探期,不能暴露化石坑的挖掘情況,否則競爭對手和嗅著腥味的化石獵人會摸過去的。
因此傅海濤只能先拿出些標識性不是很強的成果展示,比如這幾天先挖出來的鴨嘴龍化石。
鴨嘴龍其實也挺有名的,分布范圍相當廣,不算啥稀有發現。
這倒沒什么,于閑也不好笑話對方的恐龍常見,畢竟咱這邊不過是常見的原角龍和劍龍。
真正讓于閑不舒服的還是傅海濤。
挖原角龍的時候cue他,導致他匆匆忙忙上線,在小帳篷里直播,有些狼狽。
近些天勘探隊搭起了像樣的營帳和臨時板房,傅海濤直播的場所高大上的許多。
所謂高大上并非實驗室要求的干凈整潔,而是像主播那樣有一定的場景布置。
房間里放置一些地球儀、插卷軸的花瓶作為擺件,展示桌看著也挺精美的。
這可是去到不知哪個深山老林子里頭挖化石啊!居然把這些場景道具搬來了。
他身為闊少爺不可能親自干搬運工體力活,全辛苦其他隊員了。
傅海濤知道沒法拍攝化石坑,又要于閑形成降維打擊,為了營造他一貫優越風格的直播氛圍,給研究對增加額外的負擔。
雖然吧…那是他們家自己成立的研究所,但如此作風總還是讓于閑有點不爽。
挖原角龍時懟過傅海濤,于閑在剛才的直播里已經改變了風格,不再是火藥味十足的挑釁,而開始引導觀眾認識恐龍的魅力。
在幾千萬年前,動輒幾米十幾米長的龐然大物真真切切存活在星球上。
它們是生命演化之樹上絢爛的花朵和豐碩的果實,即便沒有活過天災,依然以化石的方式牽引著人類探尋那波瀾壯闊的巨獸時代。
于閑的直播內容變成這些,天然勸退了一部分只想看學術圈互掐的觀眾,直播間關注數量直線向下滑。
可這是古生物學者該做的,一來自行研究,二來了更多人認識正確的古生物學知識。
再看傅海濤光鮮亮麗的直播環境,于閑只想翻白眼。
關閉直播,于閑帶上工具離開小木樓。
發現恐龍化石的事情已經告知白墨,《古代趣聞》編輯部正在趕來的路上。
堪比營銷號的三流雜志編輯部從沒想到,自己居然真的要像記者一樣外出采訪,平時都是隨便網上剪些段子胡謅謅捏成稿子發布。
轉變發生于于閑投放的論文,讓《古代趣聞》真正被嚴格認真的目光看待。
工作壓力變大,可銷量和規格帶來的薪水提升肉眼可見。
員工抱怨的其實不是加班和工作忙,而是只有一點點死工資的前提下不斷加工作量和繁瑣事務。
每多一份努力就能獲得工作上的成就感、扎扎實實的金錢收益,《古代趣聞》編輯部動力滿滿。
預計他們明天抵達,于閑也在明天開始直播。
圣姑山風景區方面暫時沒有動石英洞窟里的化石,避免痕跡搞多了,讓人覺得是事先埋進去的擺拍。
于閑當然知道這東西不可能擺拍,56完整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