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大明:別再叫我監國了第167章 海不揚波天高闊
南海神廟,又稱波羅廟、東廟,始建于隋開皇十四年(594年),是中國歷代皇帝祭海的場所,當然啦一般都是官員代為祭祀,皇帝來廣州府的次數非常有限。
是古代觀望海上日出之地,宋元時期即為羊城八景的首景“扶胥浴日”。
同時南海神廟也在對外交通貿易中起著重要作用, 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發祥地之一,古廟地處珠江出海口,未海禁中外海船出入廣州按例都要到廟中祭拜南海神,祈求出入平安,一帆風順。
廟前最出名的是石牌坊,上書四個大字海不揚波。
明朝以前是木制的, 洪武年間的時候改為石制, 祈禱海上少波浪。
廟中供奉的是南海神祝融, 祝融一般人認為是火神其實身兼多職,火神、南方神、南岳神、南海神、夏神、灶神。
只要你夠靈驗,老百姓能讓你執掌天宮。
自從海禁之后,南海神廟的香火少了很多,少了商戶拜,剩下漁民祈求平安。
南海神廟沿江而下是獅子洋,朱瞻墡打算在獅子洋岸邊也建立港口,從香江港轉內河航運可以在此做第一站。
南海神廟往上是長洲島,朱瞻墡帶人游覽了一番而后望著江面說:“此地不錯,可建造廣州府國立軍官學堂。”
其他人不知道為什么朱瞻墡這么篤定,他其實也不會看什么風水,他只是知道以后這地方叫黃埔軍校罷了。
“殿下, 此處位置不錯, 我想造船廠也建在此處。”張三考量了一番, 這地方離廣州府繁華之地較遠, 地廣人稀,航運又方便,將幾個廠子都造在這里確實不錯。
朱瞻墡點了點頭同意了他的想法:“你著手去辦啊,我會讓廣州知府配合你,盡快將廠子做起來,之前造過一次了,有經驗了,這次要照的更好才行,還有邊上要留出來將來發展的地方。”
“是,殿下。”
朱瞻墡望向了天空,大海上的碧波現在緩緩變得清晰了起來,而天空之上仍是厚厚的云層。
“陶卡。”
朱瞻墡喊了一聲陶卡,陶卡一崩一跳的過來,戒酒許久的他現在看起來精神多了,因為阿卡四七的成功他名聲大振,但是當朱瞻墡要來就藩珠江郡王的時候,陶卡二話不說就放下一切跟來了。
因為他說高懸于頂的天,也得是我大明的天。
“陶卡最近有研究關于飛天的事情嗎?”
“有,殿下。”
說到關于飛天,其他人包括禁衛在內都從內心里覺得是癡心妄想,人怎么可能上天呢。
陶卡興奮的拿出了圖紙,然后說:“殿下, 我總結了我爺爺失敗的經歷, 火箭可以將人發射上天, 但是降落的時候,我爺爺用的是風箏,而且制作的不好,火藥又控制不好所以出了問題。”
“我想到另外一個辦法,孔明燈。”
一聽到孔明燈朱瞻墡便笑了起來,這路子走對了,比起造飛機飛船,顯然熱氣球要來的更加簡單。
人類歷史上熱氣球飛行也比飛機早了一百多年。
熱氣球的原理比起飛機那可是簡單的多了,加熱的空氣或充入使用某些特殊氣體比如氫氣或氦氣的密度低于氣球外的空氣密度以產生浮力飛行。
現在沒有能力獲取這些特殊氣體,那就按照孔明燈的方式使用加熱的空氣就好了。
原理不難,但是真的制作起來依舊非常困難,比如熱氣球用什么材料,普通的布肯定不行,點火裝置怎么設置,怎么維持在半空中讓點火裝置的火焰不隨著氣流亂竄造成危險呢?怎么降落呢?
這些都是需要一點點去試驗的項目。
而試驗就需要付出人力物力,注定在一開始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