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朱瞻墡思考了幾天得出的結果,這條蘇尹士運河必須修建,沒有這條運河的話,從大明出發的船只必須繞過整個非洲大陸才能抵達歐羅巴諸國,而且好望角可不似它的名字這般風平浪靜。
航程過長,危險系數過大,必然導致大明的戰船還未到達就得先經歷大海的洗禮,后續的補給和支援也難以為繼。
所以朱瞻墡覺得這條運河必須得挖,從這里過去可以直入地中海,從歐洲南部登陸也行,穿過地中海直接登陸也行。
而且現在就得開始。
目前的情況來看,朝廷肯定將重心放在朱瞻基的北伐之上,為了避免國力空虛,也不會允許朱瞻墡攜帶大軍出征,他只能動用一部分的兵力。
因為武器戰斗力的差距,朱瞻墡有把握用這部分兵力去征戰,但是這得在補給完全能夠跟上的情況。
蒸汽母艦現在無法進行這樣長距離的航行,所以暫時只能先依靠蒸汽戰船送一些人過去,這些人的吃喝拉撒也都是問題。
朱瞻墡當下準備做兩件事情,一是先派出一支艦隊按照之前的路線前往佛蘭西會和候顯,如果他還活著的話,先將我方流落在外的將士們接應住,二就是派人去開鑿運河。
蘇尹士運河位于亞非大陸的交界處,現在那里是奧斯曼帝國的統領處,當然現在的奧斯曼帝國還不是全盛時期的奧斯曼帝國,現在的他們還打不過帖木兒帝國。
只要過去了一番“交流”不可避免。
而且前往運河距離其實也遠,現在大明的海事威懾范圍主要是到馬六甲為止的,往西洋而去部署有限,畢竟那邊的海事貿易能力不足夠強。
因為現在蒸汽戰船燃料補給問題,朱瞻墡必須保證這過去的一路上都有他自己的港口沿途補給,得一點點的布局過去。
而這些港口的維持運行,必須有這些商行的幫忙,得有人維持港口的正常運作,商品貿易,燃料補給。
不出意外的話,朱瞻墡的一句遍地黃金,將會開啟大航海時代,地理大發現階段,這些人有一定的資產積累,貪婪會驅使他們前進。
朱瞻墡點著地圖說:“現在大明的海軍駐軍最遠處是澹馬錫(新加坡),澹馬錫完全歸屬我國管理,接下來我會強化駐兵,并且著手擴建南海艦隊,現在大明南海艦隊有第一第二第三艦隊,我打算擴充到至少六隊,并且步兵數量也會擴充。”
眾人紛紛不說話,因為這些軍政大事是朝廷的權限范圍,他們無權發話,因為無權議論,只是他們也不清楚朱瞻墡這番說法是經過朝廷認可的還是完全他自己一個人的想法。
如此大規模的擴軍,如果沒有朝廷的允許,那可是謀反級別的大罪。
朱瞻墡跟他們說這些就是讓他們知道他們的身后有著足夠保護他們的大明海軍,并不是跟他們商量或者說征求意見。
“三個地方,我已經規劃好了路線,柯枝港(今印度柯欽港),帖木兒帝國忽魯謨斯港,還有就是即將開鑿運河的蘇尹士,三個節點足夠我們的海軍前往蘇尹士,沿途上你們自己看哪些地方有好的深水良港,可自行開發,需要艦隊協助的可以隨時支援,各大港口的留守兵力在考量后可以出兵。”
朱瞻墡這話給眾人嚇了一跳,這是大明海軍作為后盾幫助他們去開疆拓土,但是這樣的話土地怎么分配呢,人口怎么分配呢?朝廷的兵沒這么好發動吧?需要付出什么代價呢?
下面一時間議論紛紛,眾人交頭接耳,但是這樣也說明他們是有意向的,愿意去做的。
因為現在的商行資本,需要什么?需要人口,土地。
有人口才有消費能力,而低廉的勞動力和土地又可以降低生產成本,他們自然明白其中存在的利益空間。
朱瞻墡放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