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矛盾,本身自己就是外來者,一旦激化矛盾,很可能就面臨著蘇伊士城內部的動蕩。
現在只能祈求物資早點到。
奧哈拉返回了奧斯曼君士坦丁堡,此時的君士坦丁堡剛剛經歷了一次拜占庭帝國的攻擊,還能看到硝煙彌漫。
以前君士坦丁堡是拜占庭帝國的國度,后來被奧斯曼帝國占領,這幾天他們奇襲了對于君士坦丁堡的攻擊,但是因為人數不足,并不能造成很大的傷害,很快被擊退了。
奧哈拉來到了城內,覲見國王。
奧斯曼二世見到他的面色就知道這次的談判并不順利,順利的話現在塞哈利姆三世應該已經跟著他回來了。
奧哈拉無奈的將在蘇伊士城的事情都說了出來,奧斯曼二世勃然大怒,手拍王座,站立起身。
“無禮的東方人,居然敢如此羞辱我奧斯曼帝國,奧哈拉點兵十萬,我要御駕親征。”
奧哈拉忙勸阻:“陛下,萬萬不可,明軍戰力裝備極強,我軍現在若是大軍壓過去,必然造成北線空虛,拜占庭帝國恐乘虛而入。”
“難道任由大明軍隊占領我們的土地?他們漂洋過海而來,補給必然不足,剛打了倆仗,只要圍住消耗他們,相信他們支持不了多久。”
奧哈拉搖搖頭:“陛下,您沒見到他們的鋼鐵艦隊,一艘艘強大的巨艦足以裝載多少的武器物資,而且他們說是想要挖通運河前往佛蘭西,就挖通運河這一點來說對方與我們其實是一個目標。”
“他們的話不足以相信,難道奧哈拉你會單純到相信,他們挖了運河就走了嗎?”
“陛下,臣自然不信他們的話,但是我瞧著他們的意思并沒有和我們開戰的想法,或許咱們可以和他們合作,開鑿了運河跟他們一起奪取佛蘭西和英歌蘭,他們打了多久了,那些肥沃的土地,我們也可以分一分。”
奧哈拉給出了一個不同的想法,跟著大明軍隊一起北上。
奧斯曼二世面容凝重,他并未親眼見過大明的軍隊:“大明的軍隊真有你所說的那般強大。”
奧哈拉嘆了口氣,頗有無力之感:“陛下,微臣實話說,我找不到任何我軍能夠戰勝他們的地方。”
作為奧斯曼二世最為敬重的大臣,奧哈拉其人品值得信賴,他這么說不可能是想要害奧斯曼帝國,而是真的如此認為,奧斯曼二世沒想到僅僅去見了這一次,奧哈拉對于大明軍隊的戰斗力如此的失去了反抗心理。
這到底是給他造成了多大的心理壓力啊。
“陛下,臣非恐懼,只是為奧斯曼帝國計,臣覺得與東方的大明朝的關系,宜疏不宜堵,與之為敵并不理智,他們既然能達到這里一次,以后還會來第二次,第三次,就算咱們面前的將之擊退了,但是與大明之仇怨便會越結越深,將來大明朝的軍隊必然再來,我國面臨之強敵越來越多。”奧哈拉在回來的路上想了許多,此時苦口婆心的勸著。
奧哈拉現在是妥妥的求和派,但是作為極具擴張中的奧斯曼帝國,絕大多數的將領都是主戰派,當國王召開了會議,將領們就這些事情紛紛請戰。
他們都想要讓大明試試看他們奧斯曼帝國鐵騎的威力。
面對著紛紛擾擾這就要打仗的武將們,奧哈拉也沒辦法,群情激奮,國王也得顧忌到不能犯了眾怒。
奧哈拉嘆了口氣,這事情只要放到明面上來談,這些人不可能不打的,但是他真的害怕和大明作戰空耗國力不說,自己國家萬一輸了連原來的地盤都保不住。
就在一群人吵的不可開交的時候,一個信使沖了進來:“國王陛下,大事不好了,帖木兒帝國軍隊現在我國邊境壓過來了。”
“啊?”奧斯曼二世瞬間震驚了,怎么帖木兒帝國忽然來了,這時候若是帖木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