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很快和李盛夏聊起了正事來,李盛夏也說了自己這幾天一直在外面探礦,找到了幾個不錯的礦脈,雖然都比較小但是勉強可以使用兩三年,先練出少量的鋼鐵來,積累一些經驗再說。
李世民非常的地方,直接問李盛夏想要多少人,其實真的不需要多少人,李盛夏這里就有六百多人呢,雖然不全是壯勞力但是能用的人也有四百多呢,想了想只要了一百人,李世民卻覺得一百人太少,直接給指派了五百人,還都是非常可靠的五百人,李盛夏除了苦笑還是苦笑了。
來大唐也有一段時間了,對于這時候的很多習慣也有些了解了,貴族,尤其是大貴族,那是真的富有,富有到讓李盛夏這個現代人都吐槽無力的程度,而且這個時代對于各種技術的保密非常的嚴格,別說是煉鋼鐵的方法了,就是烙大餅的方法都會被人秘密的保存起來,那是打死都不會透露的絕密存在。
在現代你上網隨便一搜就可以找出無數種炒菜的方法,想做紅燒里脊了直接百度一下就可以跟著學了,在大唐哪怕炒菜慢慢傳開了你要是找人詢問紅燒里脊的方法你看看人家打不打死你,在古代偷師是非常嚴重的罪行,甚至比在大街上搶了十次民女的罪過都大。
不過想想李盛夏也理解了,畢竟這是一千多年的古代嘛,就算是一些小手藝的配方也不會隨意讓人學了去,在這個時代任何配方秘籍都是可以養家糊口的,別說在古代了,就是現代一個可口可樂的配方價值多少?
穿越到這個時代后李盛夏也有點入鄉隨俗了,知道本家擔心煉鐵的方法泄露,所以直接派給了自己五百他認為最可靠的人,李盛夏最后點頭答應了,如果本家派來的人很強壯也保守得住秘密李盛夏干脆就直接用那五百人好了,至于自己這邊的六百多災民還是做養雞場的事情。
還要每天去鑿冰打漁呢,養雞場里孵化出的雞苗越來越多,需要的飼料自然也是越來越多,八水繞長安,光是渭水河中就有無數的魚蝦蟹,李盛夏教給了他們如何編制更大的漁網,哪怕是在冬季也可以一網一網的往岸上拉魚。
唐朝人根本不懂得大規模的捕魚,所以河里的魚有的是,很多很多,都快泛濫了,把這些魚都烤干后打碎后哪怕是骨頭都可以磨成骨粉,做成魚飼料,再填一些野菜,蚯蚓,陳糧,這些就是最好的飼料了。
每天那四百多壯勞力都在渭水河上不停的辛苦打漁勞作,李盛夏還真不想分出一部分人手呢,有了本家這五百人自己可以做的事情更多,自然不會反對了。
李世民也不得不感嘆這少年的不俗之處,每次和他聊天總是感覺受益匪淺,聊得越深入他越是感覺到一股全新的理念在向著自己的世界觀沖擊,就比如說聊著聊著李世民嘆了口氣,說了一句大唐周圍還有太多的敵國虎視眈眈了,不容易啊。
聽到這話李盛夏卻是冷笑了起來,說了一句大唐之所以現在還要和那些野蠻的國家妥協就是因為國家發展出現了大問題,打戰說白了就是打錢,拼后勤,如果后勤跟得上,有了足夠的錢財支撐,什么突厥吐蕃高句麗,統統要跪下叫爸爸。
李世民聽得是目瞪口呆,本來還想反駁兩句,可是李盛夏再深入的解釋幾句后李世民就徹底傻了,李盛夏那種戰爭的全新觀念讓李世民驚為天人,他以前從來也沒有聽過這些理念,甚至連想都想不到,不過李盛夏也只是淺談了兩句就不再說了,讓李世民很是不盡興。
李世民以前還覺得商賈無用呢,可是和李盛夏聊了幾次后這觀念也慢慢的發生轉變了,看來以前自己的確小瞧了商賈啊,李世民和李盛夏在聊天的過程中李麗質和李清緣就在旁邊安靜的聽著,很是乖巧,知道他們在談正事,見氣氛差不多了才開口詢問起那九首詩是不是真的都是李盛夏所作?
“自然不是我了,我又不是萬能的,最討厭的就是作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