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工業化城市這個現代化的特殊詞匯已經不是李世民第一次聽到了,可是他萬萬也想不到李盛夏竟然要在這么偏僻的東北建設第一個這樣的地方,李世民很是想不通,李盛夏也解釋了一番,可李世民依然有些迷茫。
對于這些東西李世民作為皇帝自然是比其他人明白的,可惜的是再明白他也是大唐人,對于真正現代化的那些理念也無法理解,除非他從頭開始學習現代化完整的知識體系,不懂不要緊,李盛夏懂就行了,雖然李世民依然不相信李盛夏真的是神仙,但就把他當神仙看待好了。
“你呀你,這次太冒險了,如果不是朕這次緊跟著來你恐怕就要遭殃了,那些突厥蠻子也真是可惡,年年屠殺大唐子民也就算了,這次更加過分,哼!這次朕可是帶了不少的彈藥,一定讓十萬突厥蠻子有去無回!”李世民幾乎是咬牙切齒的說出這句話,渭水之盟一直是他的恥辱,這次一定要一雪前恥。
一年前李盛夏把百萬人的長安城濾了一遍,把其中最聰明的不到四百個孩子全部收入了麾下,里面更是夾雜著四十多個天才,這一年的時間效果已經凸顯了出來,就說個最簡單的吧。
李盛夏離開的時候生產槍械和子彈還是半人工性質的呢,經過這四百個孩子的研究折騰現在這生產線已經變成基本上完全自動化的了,生產效率提升了差不多十幾倍,也就是說如果一年前一天可以生產一百發子彈,那現在就可以生產不到兩千發了。
當工業化真正開始的時候需要的就是很多人的努力了,大家都在學習這種東西,集思廣益,你改進一點點,我改進一點點,在共同的努力下這種工業化基礎就會不停的拔高,其中某個天才更是會在量變達到一定的時候完成質變。
李盛夏不但做了個指導工作,還提供了大量的知識體系,如果靠這幾百個孩子自己慢慢研究學習恐怕需要上百年這種工業化基礎才能前進,可他不是啊,直接就拿出了大量的資料,就相當于把東西的圖紙都拿出來了,只要學習了基礎的知識后就可以按照圖紙把東西造出來,這樣就更方便了。
所以現在大唐的工業化進程可以說在飛了,李世民也正因為看到了這一點,看到了李家莊工廠這一年來的變化才會信心百倍,別說一個小小的突厥了,就算是讓他和全世界為敵他現在都敢說一聲打就打,怕個錘子,不過李世民也是老謀深算的家伙,他可一直記得李盛夏說過的那句話,工業化的不停發展才是根基,不要和那些蠻子比較,而應該不停的讓自己完成進步的目標。
這也是李盛夏在現代的時候跟自己的師父學到的一個很重要的道理,以前李盛夏還年輕不太懂,可是隨著年紀的增加他也慢慢的明白了,畢竟李盛夏在現代的時候已經是三十多歲的人了。
人永遠不要和別人比,你比得過張三就未必比得過李四,等你追上李四的時候還有王五在很遠的前面呢,世界上有太多的天才了,也有太多的詭異事件了,還有很多一出生就站在終點的人,這樣比下去自己早晚得瘋,精神就承受不住啊,你努力一輩子都比不上人家一出生,這種事情你要是仔細想想不受打擊才怪呢。
所以自古以來就有句俗話,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仍,也正因為如此李盛夏的師父才交給了他一個道理,人生嘛,自己開心快樂就好,不要比和誰比較什么,那怎么進步呢?很簡單,只要你不停的努力去超越昨天的自己就可以了。
比如你現在學會了一千個英語單詞,那慢慢的繼續超越自己,今天再背一百個,明天繼續記一百個,這樣累積下去十天后你的英語單詞數量就會翻倍,堅持不懈的超越昨天的自己,各方面的知識都是如此,每天超越自己一點點,一個月或者說一年后你就會得到一個全新的自己。
很少有人可以做到不停的超越自己,因為人的惰性太大了,而當你做到時你不需要和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