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三通聽罷,哈哈大笑起來:“青也兄好品味!不錯!真的不錯!”
于青也微微笑著,再次把酒碗湊在嘴邊,輕輕抿了一口青州梅子酒。
不錯!
祝三通見于青也如此,先前的戒備和審視都已收攏了大半。
他從碟中捏出一粒花生米扔去口中,道:“青也兄先前是否可看到,那青芒山脈之上,有一道紅色光幕縈繞不斷,自西向東綿延數百里!”
于青也低頭抿著酒碗,輕聲說道:“是有看到!不過……這本奉蠻大戰的結局有何關聯?”
祝三通擺了擺手,此時已經有些放開。
“青也兄別急嘛!待我慢慢與你說來!”
只見他再次向著一名酒館小二招了招手。
那人很知趣的再次端來了一碟小盤,里面盛著瓜子和青梅。
于青也對此場景,已經有些感嘆。
這通符酒館做事,眼力見是真的有!
恐怕先前就算不是少東家祝三通喊人要酒,換做別的普通小二,也會有此捧場之態。
對待看好的客人,通符酒館的這些細節,確實讓心細之人感到潤暢無比。
真的是層層遞進,滴水不漏。
祝三通抓起一把瓜子,放在手心磕了起來。
他雖然不知道自己對于眼前灰衣少年的猜測判斷,有些偏差。
但那強大到極致的觀察力,確是沒錯!
先不說于青也的實力境界,已經是七品養神境。
比祝三通判斷的八品勁氣境直接高出了一境。
單是這份對人心的把握。
通過對于青也細微神態的分析,以及這期間的話語姿態。
就像酒館中的花茶,梅子酒,以及瓜子和青梅一樣,層層遞進,盡顯心思,卻不失禮儀!
現在這份從容和隨意,看似不客氣,卻又無形中拉近了兩人之間的關系。
任外人誰看。
此時祝三通和于青也坐在一起,都不像剛剛認識不到半個時辰一般。
“山南郡與南蠻北域的大戰,持續了兩個月有余,從中秋佳節之后,直接戰到了冬月初!其間的戰況慘烈,不可謂不大!”
祝三通侃侃而談,似乎對這場大戰頗為了解的樣子。
殊不知,他眼前這位,確是從頭到尾經歷了山南與南蠻北域的大戰!
“據說,南蠻悄然調集兩州兵力,與山南郡大戰于流州一面的戰場……這場終戰,南蠻一方不論普通士兵的數量,還是中高層將領的高端戰力,都是兩倍于山南一方!但你可知,大戰最終確是落得個兩敗俱傷!南蠻北域全部撤兵!”
祝三通唏噓著,“只是可惜了山南一代名將強者,那安南公陳朔方經此一戰,不幸隕落了!”
于青也認真聽著他的話語。
他也很好奇,山北外界對山南了解多少,對安南公和陳家,又是怎樣的一個印象評論。
通符酒館遍布大奉,是江湖與朝堂各種消息的集散地,一些言語議論,在一定方面也代表著外界對山南的看法。
“當今大奉,要論一代將者,陳朔方老爺子必然算得上一位!從征蠻大將軍,到一郡安南公,陳老爺子文治武功,都足夠在大奉史書上留下濃重的一筆!”
祝三通再次給兩人斟滿梅子酒,然后重重的悶上了一口,“只是……”
“只是什么?”于青也順著他的這口酒問道。
“只是可惜了!”祝三通忽然身體前傾,壓低聲音說道,“山南郡一直以來就不受太平郡待見……”
“此話怎講?”于青也放下手中的酒碗,疑惑的問道。
如果說他在山城知曉的,陳家與太平郡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