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過稿了?”
2月上旬的某一天,林曉忽然看到自己收到了一封全英文的電子郵件,看了一眼,正是來自數學年刊的收稿回復。
『林先生您好,您的稿件已經通過了數學年刊的審核,可以被收錄并刊登在期刊上,我們計劃將您的稿件刊登于第187期第三卷上,所以請您于3月15日之前將簽署后的版權協議寄往數學年刊編輯部,地址為311fehall,ashon街道,普林斯頓大學, nj08544,米國。
請您同時將稿件的源材料一同寄來,并檢查您的論文格式,我們推薦您使用tex……』
看著這一長串英文,林曉倒是基本都看懂了,除了一些專有名詞。
但不管如何,他的論文是通過審核,并且將能夠刊登在《數學年刊》上面了。
這樣一個華國都沒有多少人達成的成就,就這樣被自己搞定了?
“好像……也不是太難嘛?!?
林曉心中這么想。
但很快他又為之一振,“當然,也都和我這么久以來,全靠我自己獨立奮斗,認真學習有關。”
“系統,給爺來點經驗!”
毫無回音。
林曉撇撇嘴,這個輔助器一點都不盡心盡力嘛,讓他以后繼續努力奮斗下去的動力都消退了。
系統:“警告一次。”
林曉秒慫:“啊哈哈,只是開個玩笑而已,系統大哥您別生氣?!?
隨后,林曉不再皮,便將這個消息告訴給了徐紅兵老師,還有那位京大的周武教授。
數學年刊能在一個月內就做出了回應,這個速度和其一般長達2、3個月的審稿期來比,當然是很快的,這和上京大學數學學院肯定有關系,所以林曉當然也得再次感謝一遍。
之后這兩位數學教授也少不了給他發來祝賀。
同時,他們心中也當然都少不了感慨一下,林曉的論文居然真的通過了審核。
盡管,對于這個結果早就有所預料了,但是聽到一個十七歲高中生的論文通過了數學年刊的審核,并且將會刊登于其上,他們還是忍不住為之驚訝。
真是天縱之資啊。
憑借這篇論文,林曉畢業后直接在上京大學留校當老師都沒問題,說不定要不了多久就能評上正教授。
一篇論文吃一輩子可不是蓋的,這都完全有機會申請千青什么的,千青起步經費就有300萬。
這個年輕人,這輩子都不用愁了啊。
當然,他們也衷心的希望,林曉能夠繼續發揮自己的天賦,在未來成為華國數學界的棟梁。
……
時間很快過去。
2018年的春節在2月16日,也就是2月15日是除夕。
而金城高中高三,則從2月13日開始放假,放假十天,十天之后就開學。
金城高中也算厚道,沒有搞什么提前開學的騷操作,當然,以前金城高中也搞過,結果被學生舉報上去,然后就沒了。
于是,還有不到四個月就要迎來高考的高三學子們,總算迎來了苦苦學習這么久以來的第一次長假。
不過,對于林曉來說,完全沒啥感覺,因為學校覺得他要準備三月下旬的第二階段選拔,所以特批他可以不用來上課,想來就來,不想來就不用來。
林曉也沒有矯情,一周六天課,兩天去學校,剩下五天都待在家里。
而他在家里,則繼續看著京大給他寄過來的那些數學書。
如今又是一個月過去,他已經看完了之前的抽象代數,包括幾何學、常微分方程和數學模型的教材也已經鉆研了一遍,現在已經開始看起了ahlfors的復分析,也就是復變函數論。
看書,快不得,什么一天肝完一本書,還要做到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