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國,上京國際機場。
一架巨大的飛機從空中劃過,最終落在了機場跑道上,碩大的輪子因為滾動,發出了巨大的聲音,而飛機的速度也迅速下降,最終慢了下來。
“走吧, 小伙子們。”許繼對叁個年輕人招呼一聲,隨后一起下了飛機,來到了抵達大廳。
只不過來到抵達大廳后,他們就見到有幾個人舉著牌子,站在出口處,而牌子上, 赫然是“林曉”。
幾個人都一愣。
“林曉, 那是找你的嗎?”
“我……不知道。”林曉搖搖頭,事前又沒人通知他, 他當然不知道,“說不定是同名同姓的?”
許繼這個時候忽然想起了什么,說道:“我估計,那就是找你的。”
他話剛說完,他們就見到那幾個舉牌的人似乎也看到他們了,然后便走了上來,來到了林曉面前。
“請問是林曉先生嗎?”
其中一個人問道。
“是我。”
林曉說道,敢情這幫人還真是來找他的。
那個人臉上便露出了笑容,說道:“我是國院秘書處的秘書,二領導想要見你。”
林曉頓時震驚了。
啥?
二領導要見他?
而旁邊的小周和小施也都是一臉震驚。
這就是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的待遇嗎?
他們看著林曉的目光中,此時除了羨慕,只剩下羨慕了。
這就是學有所成啊!
而一旁的許繼, 目光中也忍不住露出了驚訝。
看到這幾個人時,他就有種感覺,這幾個人都是國院的, 畢竟他也算是經常和這些人接觸。
然后再想到之前央視的記者直接跑過來采訪林曉的事情, 他就感覺自己猜到了。
畢竟,哥德巴赫猜想的影響力在國內還是很大的,陳景潤當年證明了1+2后,因為特殊時期做出如此貢獻,便成為了一種宣傳事件,而后一位叫做徐遲的作家專門將其做成了一個報告文學,發表在了《人民文學》上。
在當初那個年代,《人民文學》的影響力相當之大,而那個時候也沒有手機電腦,沒有現代的網絡,人們能夠用來娛樂的,便是這些文章了。
于是,人們就知道了哥德巴赫猜想這個東西,雖然人們都看不懂,但是并不妨礙人們覺得它很牛逼,尤其是前面加上了一個世界級難題,并且是華國人解決的。
那個時候,人們對于這種事情都會有一種與有榮焉的感覺,于是乎,也連帶著將哥德巴赫猜想的名氣送到了更高的地位。
這也是為什么華國民間科學家們最喜歡‘證明’的問題就是哥德巴赫猜想。
而如今,一位不是民間科學家,并且在國際數學界都頗有名聲的年輕數學天才證明了這個猜想, 國家方面當然會注意。
尤其是它的意義。
大概,林曉又能夠上一次央視專訪了?
而林曉的成果一旦通過了同行評審,獲得了數學界的一致認同,那么,國家也必然會對這個年輕人提起最大的重視。
華國數學界,需要出現一個足夠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了,之前錯過了邱成桐、張益唐等人,現在出現了一位更加出色的年輕人,這要是再丟掉了,那就真的不知道該怎么說了。
這也僅僅只是國內的,在國際范圍上,恐怕還會有更多的關注,《時代周刊》可能會來主動采訪他,《科學》《自然》這樣的頂級期刊也會愿意接受他的論文投稿,各種和數學相關的機構或組織都會向他發來邀請,與此同時的還有各種名利……
許繼忽然不知道林曉會怎么選擇。
他能不能承受那樣的誘惑?
而且,在法國時,他也感受到了那種學術上的純粹,相信林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