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帶來的效應,顯然還并沒有完全結束。
消息傳遍了國內以及國外,想要采訪林曉的媒體也幾乎能繞著未名湖排上一周,按一個人的體積算。
而林曉自然而然也登上了當天的新聞聯播中。
當初在巴黎采訪林曉拍的那段視頻,此時也總算是能夠派上用場了。
而實際上,林曉在今天報告結束后,央視記者便再一次采訪了他, 還是當初采訪過他的某王姓女記者。
于是乎,這兩段采訪視頻,再加上今天學術報告中的錄像,組成了今天林曉登上新聞聯播的素材。
……
“林曉同學,你認為哥德巴赫猜想難嗎?”
“當然難,畢竟曾經有位數學家說過,哥德巴赫猜想能夠和世界上任何數學難題相比。”
“那么請問你證明成功了嗎?”
“如果我的思維沒有錯誤的話,應該是證明成功了。”
“……”
每晚七點鐘, 準時開播的新聞聯播中, 播出了這樣一段采訪。
而在場的所有人看到這里,都不由笑了起來。
前面說這是世界級難題,下面一句話就說自己證明成功了?
好家伙,您擱這欲揚先抑呢。
于是周圍的人都看向了旁邊的那位主角,笑著調侃起來。
“林曉啊,你還挺會鋪墊的嘛。”
“這就是期待感是嗎?”
……
“你們誹謗我!你們誹謗我啊!”
旁邊的林曉哭笑不得,這段采訪是當初在巴黎那邊的采訪片段,當時他回答的時候也沒有多想,問啥回答啥,結果現在看來,這個問題順序,人家明顯是故意的嘛。
其他人見到林曉這種反應,也都笑了起來。
至于他們在這里做什么, 實際上是一場由上京大學、上京市政府的牽頭下,舉辦的一場慶功宴,畢竟是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當然得舉辦一場聚會。
不過, 這場聚會其實也是給政府人員、國內大學、相關企業和那些數學家們進行溝通準備的, 看看那邊,國內不少大企業以及學校的代表都去和那些數學家們談話了。
這就是林曉將這場學術報告安排在華國帶來的好處,如果真的能夠留下那么幾位知名數學家,哪怕只是達成合作什么的,也都是能夠帶來好處的,到時候這些企業、學校也算是承了林曉的情。
當然,林曉倒是不在意這些事情。
而就在這個時候,懷爾斯教授走了過來。
懷爾斯剛才也受到了不少華國企業的邀請,不過他都拒絕了,他對于自己的家鄉還是很有感情的,這也是為什么他愿意放棄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而選擇回到英國母校執教,自然也就對這些不感興趣。
“林曉!”
懷爾斯來到了林曉旁邊,朝他招了招手。
林曉笑著說道:“懷爾斯教授,在華國感覺怎么樣?”
“還不錯,華國也不愧是被譽為禮儀之邦的國家,在這里我感到很舒服。”
懷爾斯笑著回答道。
只不過雖然他看起來很正常,但林曉卻注意到他的情緒似乎不怎么高。
林曉不由問道:“懷爾斯教授, 發生了什么事情嗎?”
聽到林曉的問題, 懷爾斯的笑容也逐漸變得勉強了起來。
“你知道邁克爾·阿蒂亞嗎?”
林曉仔細想了想, 然后點點頭說道:“知道。”
雖然能夠知道這位,是因為其在去年宣稱自己證明了黎曼猜想這件事情。
而這位阿蒂亞教授并沒有證明成功,甚至證明過程還特別的簡單,但是并沒有人嘲笑他,也沒有人公開評論,因為這位教授被認為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