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
以色列特拉維夫機場。
機場接機大廳中,已經站了許多人,包括沃爾夫基金會的首席執(zhí)行官瑞特·伯曼,沃爾夫基金會秘書長,此外沃爾夫也來了,沃爾夫獎是歸以色列教育管理的。
此外還有各種教授也都來了。
他們全部匯聚于這里,不為了別的,只為了接一個人。
也就是那位年輕的數(shù)學天才、物理學天才,也是他們本屆沃爾夫獎數(shù)學、物理學雙獎的得主,林曉。
對于這樣重要的人物,完全值得他們如此對待。
“林的航班到了嗎?”瑞特·伯曼問了一下旁邊的秘書長。
秘書長看了看手表,說道:“嗯,根據(jù)時間,應該是到了,咱們等著他下飛機就行了?!?
“好。”瑞特·伯曼點點頭,臉上露出笑容,他已經等待很久了。
對于那位能夠提出多維場論這種物理理論的年輕學者,他也早就想見一見了。
“大家都把橫幅舉起來,免得到時候被林先生忽略了?!?
隨后,接機隊伍便紛紛舉起了他們的橫幅,上面用中文和英文寫著歡迎林曉的語句。
為了歡迎林曉,他們已經準備許久了。
很快,里面涌出了許多游客,其中不乏一些華國面孔,于是這些人也都將自己的目光睜大了,期待從人群中看到那個年輕的面孔。
而在接機大廳的某個角落,還有兩個人,同樣將目光盯在出口。
將目光盯在出口,他們同時也聊著天。
“話說,之后要是真的抓住那個人,怎么辦?華國會不會和我們開戰(zhàn)???華國應該很重視他吧?”
“誰知道?反正上面不是說了嘛,到時候我們假裝那些,反正這件事情也挺常見的,以色列高層也已經準備好進行配合了,要是最后還是被發(fā)現(xiàn)了,就交換人質咯?!?
“好吧,希望不會出事兒,咱們要是真的把第三次世界大戰(zhàn)給觸發(fā)了,到時候咱們都是戰(zhàn)犯?!?
“別擔心這些了,盯好人吧。”
兩人不再交談,重新將目光投向了出口。
他們就是跨國而來的fbi探員,來這里,正是為了監(jiān)視將要抵達以色列的林曉。
fbi總部向白宮匯報了林曉的和私情,并且詢問是否需要執(zhí)行抓捕計劃之后,白宮經過一番討論之后,很快就同意了。
曾經林曉回答了他們讓《時代周刊》問的那個問題,即選擇理論還是應用,當時林曉的回答讓他們放下了戒心,確實有許多科學家并不喜歡搞應用,這些科學家都是研究理論的。
結果林曉剛回國過了個年,然后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就搞出了一個半導體方面的新材料,這立馬就讓白宮的人認定林曉當初就是騙他們的,這個濃眉大眼的華國人居然忽悠了他們。
他不僅要搞應用,甚至還要搞半導體這個領域的應用,對于這個產業(yè),白宮方面絕對不允許有任何被華國插手的可能。
所以,他們最終決定,對林曉進行抓捕。
而根據(jù)他們的抓捕計劃,就是等林曉領完了獎之后,便制造混亂,到時候混亂之中把林曉一抓,帶走就行,至于以色列的高層到時候也會進行配合。
所以,一切準備就緒,現(xiàn)在就等著林曉到了。
于是,包括沃爾夫基金會接機的人,還有這些不懷好意的人,就這樣靜靜等待著那個華國面孔出現(xiàn)在出口。
然而,時間慢慢過去了,他們始終沒有見到那個面孔出現(xiàn),原本一大波出來的游客人流,此時也變得稀少起來,以色列人口本來就不多,客流量也少,所有來這里的人很少。
這時候,這些人從一開始的期待逐漸變成了疑惑。
“他怎么還沒有到?”
瑞特·伯曼皺起了眉頭,轉頭問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