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林曉的采訪還是有些離譜了,不過央視的記者倒還是高高興興地拿著采訪記錄回去了。
采訪結束,之后還有一些應酬,林曉則一概全給推了。
盡管邀請他的人的地位都挺高,不過,他也不怕推了之后反而讓別人心生不滿。
反正他一個搞科研的,再加上定光研究所在那里,別人地位再高還能影響到他繼續研究嗎?
更別說現在地位的他,已經不需要在意別人了。
于是,安安心心地回到了燕北園,他便好好休息了一天,為之后的工作,做起了準備。
至于之后的工作是什么,那自然就是x光計劃的最終步驟。
組裝。
一夜過去。
好好休息了一晚上的林曉,便帶著飽滿的精神,坐上石浩開的車,前往了定光研究所。
之前保護他一同前往圣彼得堡的另外三名中海保鏢,自然是回到原來的崗位了,畢竟都回到國內了,比起國外自然要安全多了,更何況林曉也早就不想出門就被這么多人圍著了。
很快,到了定光研究所,看著這久違的且屬于自己的研究所,林曉到沒有時間去感慨,而是讓石浩將車開向了一棟新建的建筑旁邊。
這棟建筑,就是他們研究所新建的無塵車間。
嚴格來說,是光刻機組裝測試無塵車間。
這種無塵車間和普通的無塵車間結構稍微有些不同,除了無塵環境之外,包括其地基也都有所不同。
他們的地基使用是密度極高,重量極大的金屬材質。
這種比普通建筑更重的地基,使得整個車包括在穩定性以及抗沖擊性上,都有著更高的性能。
就比如宿舍中,某位重量級舍友從上鋪下來的時候,你可能會感覺地面一震,但是在這個無塵車間中,就不會發生這種事情了,基本都不會感到有什么震動。
至于為什么需要這種無塵車間,自然也是為了光刻機運行的穩定性。
作為工作精度在納米級的儀器,其對穩定性的要求在世界上都可以稱之為最高的,任何一點震動都可能導致運行過程中發生不穩定的情況。
當然,這樣一個無塵車間的成本自然也就十分高了。
不過,都是為了造光刻機,這些成本就沒必要再去在意了。
很快,林曉下了車,然后來到了車間門口。
進門之后是辦公區域,還不算車間內部。
而作為華國第一個為了測試超高精度的光刻機的車間,這個辦公區域也比較大,能夠進行各種數據測試,還有一個能容納林曉召開x光計劃核心會議的會議室。
很快,林曉走進去之后,辦公區域中的人們見到他,都紛紛起身,尊敬地喊道:“林總師!”
看著這位挺長時間沒有見到的總設計師,在場的這些人心中都在心中感慨著。
借著他們x光計劃空閑的時間,順道解決了一個世界級別的數學問題,除了他們這位林總師,還有誰能夠做到?
副總設計師楊凱平也在這里,見到林曉后,便笑著招呼一句:“喲,霍猜還行林教授,你來了啊。”
聽到楊凱平的聲音,林曉轉頭看去,隨后失笑道:“你怎么也知道了?”
楊凱平哈哈一笑,“我怎么就不能知道了?今天早上我就看到新聞了,你倒是厲害啊,這么難的一個猜想,就被你評價成‘還行’了?!?
“還有那什么,‘難了一個月’、‘花了將近四個月’什么的,我以前隨便哪個課題不得需要一年半載的,到你這都不同樣了。”
林曉笑道:“當年愛因斯坦一年還發了五篇論文呢,平均算下來,2.4個月就是一篇,我這還差了一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