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嘉獎林曉教授在科學技術(shù)上屢次立下重大突破,而其中包括人造神經(jīng)、機械假肢以及電子義眼,為我部隊中曾經(jīng)受過傷的軍人們,帶來了治愈的可能性,并且在未來也能夠讓我們的軍人更加無后顧之憂,此外,這些技術(shù)也造福了我們的社會,拯救無數(shù)大眾,讓殘疾人們,擁有了恢復正常生活可能。”
“由于這些技術(shù)具有著十分偉大的意義,對我們的人類社會也有著劃時代的意義,踐行了科學技術(shù)的本質(zhì)要求,符合了我們的核心價值觀,同時也為我們的國防事業(yè)做出巨大貢獻。”
“因此,根據(jù)軍委討論,現(xiàn)在我們正式授予林曉教授,個人一等功!”
在人民大會堂里面的金色大廳中,一場頒獎典禮正在進行。
本次所頒發(fā)獎項,正是一等功。
有一句話說得好,三等功站著領(lǐng),二等功躺著領(lǐng),一等功家屬領(lǐng),雖然屬于比較夸張的事情,不過顯然這也表明了,立功有多么的困難。
就更不用說這是軍隊的一等功了。
警察和軍隊都有一二三等功,如果比較起來的話,軍隊的功,哪怕是集體的都很難得到,就更不用說是個人一等功了。
觀眾席位上,坐了將近一千人,來參加這場個人一等功頒獎典禮。
這將近一千個人看著上面那個獲得勛章的年輕人,或許有羨慕,但更多的是敬佩、感謝,以及……感恩。
因為對于他們各自的身份來說,林曉完成的這幾項技術(shù),值得他們?nèi)绱俗鹁础?
這些人根據(jù)穿著,可以看到被分成了三個部分,有身穿軍裝的人,也有身穿警服,此外還有普通人。
而那些穿著軍裝和警服的人員中,也很明顯有著不少大佬。
對于這些人來說,林曉的這項技術(shù),無疑能夠用來穩(wěn)定他們所在的部隊或者警隊。
就像那句臺詞,“一個月只賺3000塊錢拼什么命”,而現(xiàn)在,雖然把命拼沒了的那些人,無法挽回了,但如果只是把腿、手、眼睛,或者是把脊椎拼沒了的人,現(xiàn)在卻都可以挽回了。
所以對于這些高層人員來說,林曉如今研究出來的這幾項技術(shù),對他們來說無異于福音。
而除了這些大佬外,場上也還有一些人,同樣備受關(guān)注。
這些人,有的身上有著機械假肢,要么是腿要么是手,泛著金屬之色的肢體,無比的令人驚嘆。
而有的人面上則帶著一個十分敦厚的眼鏡,看起來仿佛高度近視,但如果看見他們的眼鏡鏡架兩邊各有一根線和他們的“眼珠”連接在一起的話,一開始大概會嚇一跳,但很快就會意識到,那是電子義眼。
這些人中,前者,就是那些曾經(jīng)殘疾了,而如今接受了林曉的機械假肢的移植后,重新恢復了身體完整行動能力的人。
至于后者,則是最近接受了電子義眼臨床試驗的志愿者。
現(xiàn)在距離第一批電子義眼臨床試驗已經(jīng)過去了一個多月,而第二批失明者也已然接受了手術(shù)的治療,如今也恢復了正常的視力。
沒有戴眼鏡的時候,電子義眼上的攝像頭像素是360p,而戴了眼鏡后,他們的電子義眼就會變成720p。
雖然在720p之下,像素顯然不是那么的好,不過實際用起來,卻至少不會出現(xiàn)那種十米之外六親不認,五十米外人畜不分的情況。
當然,這些都是從表面能看到的,在場之中還有更多看不到的,也就是那些曾經(jīng)癱瘓了,而如今通過接上人造神經(jīng),重新站起來的人們。
人造神經(jīng)已經(jīng)通過了批準,正式進入了市場,而接受了人造神經(jīng)治療的癱患者沒有一千也有兩百了,這些人中,也有很多曾經(jīng)是軍人或者是警察,然后因公癱瘓的。
于是,這些人就被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