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林曉便開始了對整個計劃的準備。
當然,計劃書不需要多么繁雜,畢竟是寫給上面的人看的,只要陳明這項計劃的重要性以及成功的可能性就對了。
而對于前者來說,可控核聚變的重要性,大概林曉不用說太多,上面的人也會清楚,畢竟,華國作為世界上唯二還在大力投入核聚變研究的國家,大概這方面的內參或者報告什么的,基本上每年都會出現在上面人的辦公桌上,所以林曉在這一點上沒有寫太多,只是寫了一個詞語:崛起。
崛起和發展,兩者在實際的表現上基本上是相同的,都主要在于綜合實力的變強,不過,實際上兩者是不同的,在國際政治學當中,崛起代表著相對實力的變強,而發展指的是絕對實力的變強。
而顯然,在人類社會中,“相對”,才是最關鍵的,就像是古代和現代的不同科技水平下,古人和現代人的幸福感卻也是可以相同的,便是因為“相對”的所在。
而崛起,便意味著華國和其他國家之間的相對實力比較,將變得更加優勢。
當然,就現在來說,還有哪些國家能夠和華國的綜合實力來進行比較的話,大概是沒有多少的,所以現在需要華國去“崛起”的對象,也將受限于某一塊簡單的地理范圍之內。
而林曉所寫的這個崛起,也便是基于這個意思。
至于可控核聚變有沒有這個能力來實現崛起呢……呃,大概這個問題就不用糾結太多了。
而除了這一點之外,林曉還需要寫的成功性上,雖然他想寫個百分百,畢竟有他一千多的真理點在背后打底,如果不是百分百的話,那也只可能是百分之九十九了。
就當前來說,可控核聚變的托卡馬克裝置的最大技術難點,就是材料上的問題了,只要材料問題能夠解決,其他的問題在林曉看來,都是完全可以克服的,比如等離子流難以控制的問題。
而就現在來說,因為擁有了常溫超導體帶來的更強磁場,將會使得控制等離子體流變得簡單起來,此外,就是一些結構上的問題了,而這些問題對林曉來說,真要解決起來的話,大概是不會比霍奇猜想、楊米爾斯規范場的存在性及質量間隙問題難吧?
對于這個問題嘛,林曉聳了聳肩,沒有多做考慮。
“嗯,那成功率就寫個百分之九十……唔,還是百分之八十五好了,看起來總歸是謙虛一點。”
當然,在此之前,也不能忘記了東方超環那邊的等離子所,當初正是等離子體所的李剛院士邀請林曉去等離子體所做客,才讓林曉正式開始朝著這方面發力的。
所以不管怎么說,林曉也得先和李剛交流一下。
這樣一來,李剛好歹也是國內核聚變領域的主要領軍人,屆時肯定也會給林曉帶來一定的幫助。
于是將計劃書放到了一邊后,他便給李剛打去了電話。
很快,電話通了,那邊也響起了聲音:“林院士,好久不見了,怎么有空給我打電話了啊?!?
“哦,李院士,是這樣的,我打算跟上面申請咱們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的立項了,到時候順便把經費也給申請下來。”林曉笑呵呵地說道。
“哦,原來你要申請核聚變立項……”話剛說到一半,李剛猛然就反應了過來,到嘴邊的話被強行停住了,甚至還被口水給嗆的“咳咳”了起來。
“咳咳咳……等……咳咳……等等?!笨人粤撕冒肷魏?,李剛的嗓子總算通暢了,然后就難以置信的說道:“林院士,你說啥?反應堆?立項?你不是在騙我吧?”
剛才林曉說出那句話的時候,那種平淡的運氣,簡直讓他以為林曉只是在說一件十分日常的小事情而已,結果聽聽?
這說的是人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