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回退。
學院之行。
吳帆的“表演”被媒體記者現場直播著,觀看人數直線上升。
毫不客氣的說,所有對吳帆感興趣的身影,都在觀看這場直播。
所以。
吳帆剛出現在學院的一刻,觀看人數就已經達到了1e之多,并還在以較快的速度增長著。
如此驚人的流量,對現場的記者來說,就是一份足以夸耀一輩子的榮耀。
可惜。
學院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進來的,只有央視的記者通過了身份驗證,取得了這次難得的直播機會。
吳帆入座面臨校方領導的要求時,收看直播的觀眾已經開始議論紛紛。
“吳創作要變吳教授了,身份地位更上一層樓。”
“古詩詞文化學院好大的陣勢,為了邀請吳創作入職可謂煞費苦心。”
“憑吳創作的才華,當一個教授綽綽有余。”
“吳帆何德何能被如此歡迎?他終究不過娛樂圈一戲子而已。”
“我國的文化院校就這么缺人嗎?連娛樂圈人都可以堂而皇之的吃國家公糧了?”
……
有人替吳帆開心,自然有人反對,更多的是還是對吳帆任職教授事件的討論,畢竟這可不是小事,而是事關國家文化事業的大事。
從古詩詞文化院校邀請吳帆入職教授一事來看,國家還是重視有才華人士的,畢竟教授一職得經過國家教育機構專業人士的認可才可授予,也算是對吳帆才華的一種肯定。
相反,此事件也從側面反應出,國家的文化事業正面臨嚴峻的考驗,已經是極度渴求人才的程度,畢竟連娛樂圈的人都有資格任職教授了,那專業人士得稀缺到什么地步?
v博上的院校官網下。
評論百萬。
其中不乏有知名文學大v發表言論。
“我國的文學發展后繼無人啊!可悲可嘆!連戲子都能涉足文學了。”
“吳帆此人不凡,才華深不可測,搞音樂與寫作純屬誤入歧途,成為一名大學教授教書育人,才是明智之舉。”
“吳創作一人足以等同于一座院校,有他擔當教授,真是文學之幸。”
……
就職儀式開始。
吳帆清唱歌曲《相信自己》后,眾觀眾好評不斷。
“吳創作不愧為音樂才子,沒有配樂伴奏,都能唱的一首好歌!”
“吳創作不僅創作能力驚人,就連嗓子都得天獨厚,飆的一副好高音!”
“吳創作有這么優秀的嗓音,不以歌手出道可惜了。”
“單單清唱的歌詞就有著非同尋常的感染力,我打賭這首歌曲定是現象級無疑。”
“坐等吳創作發售這首歌曲,我已備好了鈔票。”
“真想聽吳創作的演唱會啊……”
……
校方領導要求以春夏秋冬為主題作四首詩詞,吳帆遲遲不語時,個別觀眾不由為他捏了一身冷汗,更多的還是嘲諷。
“加油,吳詩仙!你可以的!我相信你。”
“吳帆不是自詡詩仙嗎?現場作詩有那么難嗎?”
“作詩不難,有本事你來幾首啊?站著說話不腰疼。”
“這可是一個自證實力的舞臺,是龍是蟲就在此一舉了。”
“吳帆的詩才還需要證明嗎?哪來這么多酸民?”
“我剛認識吳帆,你們先噴,我殿后。”
……
吳帆自信滿滿,吟誦關于春天的《春夜喜雨》后,質疑聲直接消失的一干二凈,反觀鳴不平的聲音多了起來。
“就問還有誰?三分鐘作出了一首詩,詩仙李逍遙也不過如是。”
“酸民年年有,今天特別多,大型打臉現場,就問你疼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