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怎么會出現在這兒?”看到此人之后,賀難不禁嘴角帶笑,挑眉道。
任天鏡的出現并非偶然,原本是賀難發信招呼來讓他將鄉勇當中的精銳調動過來一同圍攻酆山。此舉一方面為了彌補人手不足,另一方面也是讓哥舒昊與陽洪兩個心中仍有些舉棋不定的人看看自己的實力。只不過賀難與任天鏡約定好的地點是酆山外圍,而不是這方埋骨峪。
但現在這家伙的出現,當真是一支奇兵,幾乎直接奠定了這場戰斗的勝利,怎能叫賀難不驚奇?
以任天鏡這些年來摸爬滾打積攢下的豐厚經歷來論,他的臉皮的確不薄,但這也只是體現在“毛遂自薦”上,讓他現在夸夸其談“自己神機妙算立下如此功勞”這種話的確很難說出口,所以這矮腳虎略有些憨厚的一笑:“我收到信之后便組織兄弟們急行軍,倒是比約好的時日提前了些,然后便散出了些斥候在酆山周邊一帶設置崗哨——剛巧其中有人發現還有一波人也在酆山地界上大肆集結蠢蠢欲動,還在這埋骨峪處安營扎寨,正是蒲明月這一伙兒。”
“我道他不是也對酆山這塊肥肉起了心思,便是因為淬石莊的事兒要報復二位大哥,但無論哪一種勢必都會對咱們有所妨礙,所以便化整為零地讓兄弟們都轉移到了附近,就等這家伙露出破綻來,只要他敢露出敵意,咱們就讓他見見血!”
雖然任天鏡這一席話說的輕描淡寫,絲毫沒有沾沾自喜的意味,但周圍這些人無論是熟識的還是陌生的,都不禁對這個其貌不揚的小矮子另眼相看——短短幾句話當中所表現出來的機警、干練,沉著都非常人所能及。
就拿老魏此時的想法舉個例子吧——作為一名相當有資歷的先鋒官,魏潰可相當清楚“急行軍”這三個字說來好像簡單,但實際上做起來有多難。把蕭山到酆山這段正常趕路十幾日的路程縮減到十日以內,這可不是指揮者朝部隊揮鞭子或者扯著脖子喊“抓緊時間跑快點”就能完成的效果,至少說明任天鏡平日里就對這些鄉勇督練有方,且這些人都十分服從他的命令。再者便是抵達酆山之后仍然訓練有素沒有無組織紀律地暴露位置,而是先派遣斥候詳查當地情況以作分析,最后不但能悄無聲息地逼近蒲明月的駐地,甚至還沒有貿然行動而是靜待與賀難等人會合的時機——老魏當年可是正兒八經的軍官,他能做到這些并不奇怪,但卻是因為經過杜榮這種野路子老油條和厲鐸那種學院派的雙重教導才磨練出來的軍事素養。
而遍觀任天鏡的履歷可找不到什么能教會他這些的名師,只能說這家伙就算不是無師自通,也多半是靠自學成才,這是一種何等出色、何等可怕的悟性與才能?
蒲明月同樣也領著一伙兒人,但他和任天鏡的表現得相差至少一個閻羅王的距離出來,所以今日他敗在這兒也并不冤枉。
…………
在解決掉蒲明月這樁麻煩之后,賀難突然又改變了主意——他這是受到任天鏡做法的啟發,沒有立刻就緊鑼密鼓地籌劃對酆山的討伐,而是將眾人暫時分散開,完成對酆山的半包圍。
雖然被邀請到閻羅聚首當中的賓客不多,但狼鎮外圍可是屯聚了不少綠林中人,閻羅王死亡的消息也在這些人的口口相傳之中像是長了翅膀一樣遍布了盛國土地上的大小山頭——要打酆山主意的可不止蒲明月與賀難兩伙人而已,有不少人都被這個風聲吸引到了酆山一帶準備摻和一腳,哪怕實力再不濟也抱著渾水摸魚的心思。
而賀難沒有急于攻打酆山營寨的原因就在于這些家伙們,而他也根據這些匪寇的來頭與特點制定了不同的應對方略——一部分不成氣候的散兵游勇便順勢收編過來,如蒲明月這等聲勢浩大人多勢眾的團伙便采取手段將他們各個擊破,若是撞上了那單槍匹馬前來的獨行高手便差遣魏潰、芮無勛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