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夫人的那個提議,真的太讓人心動了。
跟著官眷走,肯定更加安全。
但姜攀還是婉拒了沈夫人的好意,不光是因為他們家人在后面,更是因為他們一個村子一起出來的,他們丟下村里人自己走,實在不地道。
沈夫人也沒強求,第二天一早便帶著人馬離開了。
一家三口在府城多等了一天,終于等到了小山村的隊伍。
當他們趕著兩輛馬車回到隊伍里時,惹得村民們又是一陣驚嘆羨慕。
有人故意開著玩笑:“大攀,你家這馬車,不是會那匹馬生的吧?”
姜攀爽朗一笑:“它要是能生出來,我就讓它生個不停,一家發一輛!”
這話惹得村人都笑了起來。
有那心里泛酸得厲害的人說道:“那你這馬車是哪兒來的?不會又是撿的吧?”
姜攀也不瞞著他們,就把陳月芝救了那沈夫人的事情說了一下,只是隱去了一些信息。
當村人知道這馬車是姜攀用那夫人賞的銀子置辦的,那夫人還給姜攀一家辦了路引,一個個羨慕得都要哭了。
這一家子都是啥運氣啊!
馬車啥的,在那路引面前,都不那么讓人眼氣了。那路引才是有錢都辦不到的好東西。
大郎幾個趕著馬車迎了過來:“爹娘,晚晩呢?她怎么樣?”
他們不關心新馬車,也不關心路引,只想趕緊知道姜晚的情況。
姜晚從馬車里鉆出來,咧著笑臉道:“我沒事啦!”
幾個哥哥頓時松了口氣,蘇氏更是紅了眼眶:“你這丫頭,嚇得我這幾天都吃不下睡不著的,生怕你有個好歹。”
姜晚忙安慰:“嫂嫂,我沒事了,你可別哭啊,你哭得多了,將來會生個小哭包的。來,咱們笑一個。”
蘇氏被她逗得噗嗤一聲笑了出來。
姜攀把馬車交給大郎幾個去收拾,自己去了村長那兒一趟,把這通州府里的情況跟村長說了一聲,“如今城里的物價漲得厲害,不過,眼看著就要入冬了,大家要是想置辦些東西,最好還是趁著這個機會趕緊置辦,越往后走,情況興許會越糟糕。”
村長點點頭:“成,這事兒我一會兒就跟大家伙兒說說。”
趕在午飯前,村長把姜攀的提議跟大家說了一下,又把物價也報一遍。
村里人們聽著那物價,個個都倒吸一口涼氣。
老天,這漲了三倍都不止,誰買得起啊。
沒有人肯舍得花錢去買那些東西,大家覺得冬天再冷又能冷到哪兒去?這不是往南走了嗎?聽說南邊冬天不太冷的,往年穿的那些棉衣肯定夠用了。
既然沒人愿意進城買東西,所以隊伍在這兒也沒多停留,吃過晌午飯,大家又繼續趕路了。
姜晚家的三輛馬車已經收拾妥當了。
行李都搬到了新買的那輛馬車上,那輛車由姜攀和二郎趕著。
原來拉人的那輛人,由陳月芝負責趕,姜晚和三郎待在車廂里玩耍。
另外那輛則由大郎趕著,蘇氏和他一起。
小夫妻可算有機會湊在一起了,姜晚偶爾看過去,都覺得那輛馬車彌漫著一股子愛情酸臭味!
三輛馬車排成一隊,讓村里其他人羨慕得不行。
鄭大有的兒子鄭小山看著那馬車,一路上哼哼唧唧個不停,“爹,我好累,我也想坐馬車。”
鄭大有沒好氣地瞪他一眼:“就你想?老子也想!可誰讓咱沒那個命呢?”
鄭大有的媳婦鄭吳氏湊了過來:“你個木魚腦袋,誰說咱就沒那個命了?”
鄭大有不解:“你啥意思?”
鄭吳氏看著那三輛馬車,眼里閃過一陣貪婪:“要是咱成了他家的親家,到時候要他們拿一輛馬車當聘禮,那還不是張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