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道脈最為正統、響譽最為鼎盛的春秋風水寶地,毫無疑問就是位于大禹王朝劍南道蜀州靈寶郡的那座治世靈地玄岳,連中央朝廷九五至尊的皇帝都要專程遣人敕建祭祀祠廟的道統七十二福地排行第一的武行山。
有北方玄天大圣真武帝君下凡親臨并享受朝拜供奉的福地武行山上面有座號稱正一派創派祖庭的巍峨大殿“龍虎宮”,中原各地不知有多少孤詣修道求長生之士心心念念著能有朝一日拜入此道家香火最是旺盛綿延的玄武圣殿之中。
天下第一仙山武行之上的道家廟宇浩如煙海,各式屋類薈萃云集,其主要建筑自然就是那座得到官方皇家大力宣揚扶持,被譽為今世“道教圣殿”的金碧輝煌且宏偉壯麗的至尊無上龍虎宮。該宮殿除了有當今中原道教最高圣人龍虎掌教張念慈坐鎮及其開門大弟子道傲徐行作輔以外,還有武學造詣頗為不俗的七名內家外家劍術完備兼修的劍修道士,分別名為宋玉晴、俞廉州、俞代延、張嵩熙、張摧山、殷禮庭和莫勝古,當中要數自取綽號“真武劍”的宋玉晴修為造詣最為高深得道,排第二的俞廉州相對宋玉晴要次上一點,其余五人皆是難分伯仲若不死戰拼命就決計較不出什么深淺高下。
他們乃張念慈張天師于十二年前遍游中原大好河山后特意收攬入自家門下并用心指導培養的七個天姿絕佳的劍道人才。身為創派掌教嫡脈的親傳弟子,七人雖入門不早,但在龍虎宮內的輩分卻著實不低,聯合起來的那個頭銜稱號更是喊得響亮好聽朗朗上口,喚作“武行七劍”。
大禹武林人士只要一聊起那座道統圣地武行山,基本上都沒法繞開這武行七劍,七人七劍的聲名之流傳遠播由此可知。
這七位武行山天才劍修既然能被掌教真人龍虎張天師青眼相中還特別招收為門派嫡傳弟子,那不論秉性人品還是造化根骨無疑都是出彩得無可挑剔,單獨任何一個人專門挑出來都足可扛起中原其他地方某一頂尖宗派的大梁大鼎。天下修行道士數以萬計,試問真正能做到“一劍可令妖魔遁形湮滅,一劍可叫鬼怪無處藏身”的又能有幾人?
武行七劍每一人都內外并修且尤其擅長一門風格獨特正統的上佳劍術,各類劍招技法均有其精妙奧秘、鶴立雞群之處。兩人合力對敵則可攻守兼備威力驟增,倘若三人聯手出戰殺力猶能再上翻一倍有余,四人等于八名劍術劍道俱高強出俗的武林劍修,五人配合的戰斗力就可巨幅翻至單人的三十二倍左右,六人即是當之無愧的“百人敵”,如能順利集結七人七劍的完美之力,組成傳說中的道統絕強陣法“真武北斗劍陣”,那么縱使是數百名江湖強大修士武夫持械攔在最前頭,他們仍能夠以手中劍殺出死地重圍,誓不令名號里的那“武行”二字蒙羞覆塵!
由于這七子乃武行山龍虎宮內劍藝修為和容貌形象均能充當門面的風光人物,光有武力劍術可還遠遠不夠,是以除了長期堅持寒暑不論的刻苦習武練功修道外,掌教真人張念慈還嚴格要求他們每年二、四、六、八、十、十二月的時候都要啟程動身下山,每一個人都要獨身踏步紅塵底層江湖,做上整整一個月的好人好事。故而武行七劍近幾年差不多一半的時間待在山上,另一半的時間都在外頭仗劍游俠快意人生。
也就是因為他們四處揚善治惡的緣故,七人在武林中的好名聲著實不小,那位被世俗百姓冠以“畫圣”二字的絕代畫師吳稻荷曾恣意揮墨繪下過一副曠世名作《疏狂圖》,圖中以深湛筆力描繪了一十八位豪俠放縱不羈的江湖武人,武行七劍七人皆有幸被其繪入那副極品丹青卷軸之中。如此一來,算上那個處在畫卷正中央且占幅面積最大、顏色最醒目的無涯真人道傲徐行,武行山龍虎宮這一道教宗派竟足足有八名“狂俠”躋身入內。畫里共計才只有一十八人,這一下子就給占了半數左右的名額,民間傳言那畫圣吳稻荷自號道玄,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