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穆遼王室數(shù)百年的積累取出,部分與眾多將士。
如此,人心既定。
似乎是覺得孫子的出聲給自己帶來了好運,車陀王一時興起,當即宣布將穆遼王城更名,自此喚作懿文城,為慶賀懿文太孫的出世。
此話一出,自然是有人歡喜有人憂。
何為太孫,乃太子之子也。
車陀國尚且未有太子,卻先有太孫,這句話的言外之意自然是不言而喻。
裴本濟本就陰翳的面色變得更晦暗。
只是車陀王這回似是鐵了心要斷絕另外兩個兒子的念頭,更是令善勇勒石為碑,記錄下懿文城的前因后果,端是要將此事做成一件板上釘釘?shù)蔫F桉。
……
“父王萬萬不可!此亂命,恕兒臣期不敢奉詔。”
班師回朝,本是一樁喜事,奈何車陀王行在回宮中的頭一天,父子倆就產(chǎn)生了矛盾。
如今車陀滅穆遼,疆域也從原先的四郡變更為七郡之地,便是在賀牛州諸國中也能算得上龐然大物了,車陀王一時起了建朝稱帝的野望。
怎料他只是將這個念頭微微和自己的嫡子透露,卻未想遭到裴妙德的強烈反對。
“寡人掃滅穆遼,立不世之功,太子為何覺得寡人不配為帝?”
被自己最看好的兒子掃了興致,車陀王的面色有些不善,左看右看,似乎在打量是不是持日曠久的監(jiān)國讓這個老實的兒子,也產(chǎn)生了不該有的野心。
“父王選用賢能,掃滅不臣乃是曠世之功,便是史書也當有一席地,只是父王若是圖一時快,當然可以建朝稱帝,若父王欲立百世不滅之功業(yè),則兒臣私以為此舉不妥。”
裴妙德有些心累。
華夏千余年的帝王史,可是告訴他自古以來第一個稱王的可從來都沒有好下場。
“太子有何見解?”
車陀王也是一時在興頭上,陡然被自己的兒子背刺,有些不悅罷了。
冷靜下來,見裴妙德似乎真有一些不同的見解,不免又來了些興致。
“如今賀牛大州諸國林立,紛亂不止,分分合合乃是常有之事,看似是火中取栗的機會,可若是父王貿(mào)然稱帝,父王覺得那些與車陀國差不多強盛的國家可會警覺,日后再想行攻伐必是困難重重。”
裴妙德此話一出,車陀王登時緊蹙眉頭,默默不語,顯然也是想到了自己一時頭熱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