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毅一大早就起來了。
昨日邂逅蔡琰,又與曹操偶遇,晚上仍是心潮起伏。蔡邕和曹操亦師亦友,熟絡之極,看來歷史記載不差,兩人應算世交。不過,他和自己把酒言歡,恐怕也不是表面那么簡單。真正的目的,怕也是想拉攏和交好自己而已。
和這個千古奸雄打交道,真是件傷腦筋的事。他翻來覆去,最后竟失眠了。索性一大早就爬了起來。
走出營帳時,天已麻麻亮了。天空仍是烏云當頭,黑壓壓的,似乎馬上會掉下來,讓人心情也沉重了幾分。遠方,那些古樸的木制建筑若隱若現,顯得古樸而莊嚴。
院子里,楊易正帶著一群屬下進行晨跑,口號聲喊得震天的響。劉毅對屬下要求極嚴,訓練也多有后世的影子。他的部隊向稱精銳,卻是用無數汗水交換來的。
和部隊一起繞著營地跑了幾圈,感覺精神好了些,天也漸漸亮了,幾個后勤營的伙夫挑著擔子走了過來,老遠都在喊:“開飯了,開飯了……,一人兩餅,過時不候。”
軍營自然不可能吃得很好,若在戰時,飽一頓饑一頓那是常事。伙夫口中的餅,就是用小麥做成的麥餅,這種餅口感極差,但和戰時比起來,差別不啻霄壤。
領了餅,劉毅踩著一地的塵土,走到院門前,隨便找了個臺階坐下了。
董卓進京后,為方便策應,就為部隊在內城找了個大點的建筑群做為臨時營地,這里地處永和里和步廣里交界處,附近住的,全是些達官貴人,而東漢的建筑極為講究對稱和嚴整。極目遠望,這些木制建筑鱗次櫛比,氣勢恢宏,卻排得整整齊齊。
麥餅在嘴里嚼爛了,滿口亂鉆,那種澀澀的粗糲感下,竟也隱隱有些甜味。劉毅慢慢的咀嚼著,看著這座古老的城市。
算來算去,來到東漢末年也有好幾個年頭了,最初的新鮮感一過,現在卻越來越茫然。以前在特種營服役時,袍澤們沒事也愛討論歷史,推演各種古代戰事,而三國,無疑是研究的重點。每每到此,大家都愛夸夸其談,各抒己見。可事到臨頭,卻發覺都是紙上談兵,現實和理想的差距,簡直就是云泥之別。
這里的人和事,根本和你格格不入,你就算有滿腔抱負,沒有對應的生產力也是枉然。記得甫進軍營時,自己嫌棄麥餅口感太差,想用面包代替麥餅,以改善軍隊伙食。可事到臨頭,卻對小麥去皮的過程一知半解,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最后只得頹然放棄。
想到這里,他不由狠狠咬了一口麥餅,心頭卻是苦笑。那些穿越文真是害死人,每個人講發明創造的時候,大概都會問問度娘。可這個年頭,連基本的電都沒有,那有那高科技玩意?
我只是個特種兵,和其他人比起來,唯一的優勢,大概就是經過后世系統訓練的身手,以及對天下大勢早知早覺吧。
可這又有什么用,改變不了物質現狀,連天下大勢也是如此。明知道亂世馬上就要到來,卻仍是一籌莫展,眼睜睜地看著歷史朝著既定的軌跡,一點一點的滑向深淵。
幾口麥餅下肚,也多了些飽食的快意,劉毅摸出隨身的水袋,小口小口的喝著。
三國之后,就是五胡亂華,那是個黑暗的年代,漢人幾乎被滅族。究其根本,就是三國混戰讓漢人死傷慘重,元氣大傷,以至讓胡人有了可乘之機。要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就只有盡快結束這個混亂的年代。
可如何結束?
三國中,以三個皇帝為代表的統治集團,個個都算君賢臣明,放在任何一個年代,都足以開創一個盛世,可生不逢時,他們卻在同一個時代狹路相逢,以至征戰不休,間接害苦了天下百姓。
想到這里,他不由想到了曹操,從昨日相聚來看,曹操顯然還站在東漢一邊,目前頂多算個憤青。不過,能留下“寧愿我負天下人,不愿天下人負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