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外面傳來的報捷之聲,趙云不為所動,提高聲音繼續問道:“外面何事?”
門口值守的宿衛高聲回答:“驛騎報捷。”
趙云這才開門,開門之后又出去檢查了一遍,帶著密信封檢返回暖閣:“主公,驛騎報捷。”
趙云和史阿的這一套行為,看得劉襄一愣一愣的,心中驚訝:“老子的安保等級,提升了好多呀,真不錯。就是轉變得太快,有點不適應啊。”
伸手接過封檢,檢查了一下印信,刮開封泥,又看了下暗記,沒問題。
封檢里面壓著兩卷折疊的帛書,劉襄拿起一卷,是閻柔的呈文。
文中說道:“自七月出塞,已有月余,多日未與主公相見,吾甚為想念,唯愿主公安好。
我部巡視長城防線,無有錯漏,沿途拉攏、劫掠雜胡邑落,得青壯胡騎三千余,已編入軍中,有胡民五百落,遷入烏延部。
八月底,鮮卑南下,末將邀難樓部、丘力居部合兵兩萬三千騎,共抗鮮卑。于白檀口戰鮮卑魁頭部,斬殺鮮卑胡虜七千余,魁頭只身逃竄,追之不及。
我部分得俘虜五百余,戰馬兩千匹。吾挑唆丘力居與難樓,兩部原本有仇,大戰一場,未分勝負。可惜無有戰機,難以殲滅兩人。
拷問俘虜得知,鮮卑單于和連,已攻入并州,正與匈奴人戮戰。吾斷定其必然無法回軍,遂率軍而返。
九月初,接到主公調令,吾即刻回軍遼西,定當東拒公孫,北卻胡虜,主公勿憂。
此次出塞,共得人口一萬三千七百人,牛馬一萬一千頭,羊六萬八千只,戰馬五千三百匹。”
“干得漂亮。”
劉襄一拍案幾,激動無比。鮮卑已退,兩部烏桓相爭,北境無憂了。
他又看了一遍,又高興了一遍,滿臉笑容的說道:“閻子明在塞外大戰鮮卑,率軍凱旋,令人振奮。子龍,史阿,你們也看看。”
將戰報遞給趙云,劉襄又拿起另一卷帛書,上面寫到:“吾嘗聞舉賢不避親,特為主公舉薦賢才。
吾弟閻志,年十八,有異才,勸服小種鮮卑軻比能歸降,愿出仕主公。
軻比能部有民四千余,突騎一千五百人,正在塞外停駐,如何處置,望主公示下。”
閻志在歷史上有記載,魏明帝時期的上谷太守。
軻比能可是個能折騰的,先是投降曹魏,實力壯大之后,就心懷二心了,在魏文帝時統一了鮮卑各部,頻頻扣略邊境,最后被一個叫韓龍的猛人刺殺了。
劉襄正在思考怎么處置軻比能的問題。
旁邊趙云看完戰報頗為感慨的說道:“領兵出塞,北卻胡虜,當真令人神往,閻校尉威武。”
史阿也湊在一起看的戰報,聞言點頭認同:“出塞擊胡,當真令人向往。”
劉襄怎么會猜不到他們的心思,笑了笑說道:“領兵出塞,追亡逐北,封狼居胥,吾一直向往霍驃騎風采。總有一天也要北伐胡虜的,子龍,史阿,那時候,你們也會隨軍,不必羨慕別人。”
趙云和史阿喜笑顏開:“愿隨主公北伐胡虜,平定邊患。”
“別激動了,都去休息吧,吾也要休息了。”
“唯。”
趙云和史阿去休息了,劉襄拿起帛書,又看了一遍,開始寫回文。
第一封是封賞:“護烏桓校尉閻柔,北擊胡虜,勞苦功高,晉升軍爵左庶長,任命為遼西太守,兼領護烏桓校尉部。部下兵卒按軍中條例封賞。”
第二封是調令:“征辟閻志為軍司馬,調護烏桓校尉部一千胡騎,由閻志統領,于中軍聽命,令到起行。
征辟軻比能為別部司馬,本部邑落遷入關內,于遼西郡放牧,由閻柔監管。本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