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征作戰什么最重要呢?
充沛的補給?善戰的士卒?或者是英明的統帥?
這三樣確實很重要,但劉襄認為最重要的是帶路黨。
沒有帶路黨,連路都不認得,那還打個屁呀!
所以,除了禁軍的一萬四千騎兵之外,他還從歸化的烏桓、匈奴、鮮卑之中征召了一萬騎兵。
這一萬騎兵和度遼營已經在并州北疆集結,就等著禁軍過去匯合了。
他沒有傾國一戰的想法,所以這次北伐的主力就是這兩萬九千騎兵。
運送補給也沒征召民夫,而是由后軍負責,并抽調了幽、并、冀三州的三萬守備軍團輔助。
春季開戰,不能耽誤春耕,所以只能用馬車彌補人數上的不足,自九月開始,北疆逐漸匯聚了一萬兩千輛,能裝載二十五石糧草的輜重車輛。
一切準備都很順利,劉襄很高興,要是崔奕不成天在他耳邊絮絮叨叨的話,他會更高興。
「陛下,你當初答應過的,要帶著我一起征伐漠北,封狼居胥,你不會反悔了吧?不能說話不算話吧?大丈夫一諾千金,可不能反悔!」
隨著出兵的日子越來越近,崔奕心中越來越慌,他沒接到隨軍的詔令。
「陛下,你連那個曹孟德都帶了,你不帶我?咱們十幾年交情,俺老崔哪里比不過那個矮矬子?」
「陛下,你上次南征就沒帶我。」
「陛下……」
「你閉嘴!」劉襄實在耐不住這種無休無止的念叨了,沒好氣的說道:「輔政大臣和行軍長史,你自己選。」
「行軍長史!」崔奕一秒鐘都沒猶豫。
「你那點出息!」劉襄有點恨鐵不成鋼的訓斥道:「安穩的作一任輔政大臣,為朕看住長安,回軍之后就能再進一步。行軍長史有什么好當的?你別想著領兵沖陣,不可能的,朕不會讓你上陣的。」
崔奕一點都不在意升不升官的事情,滿臉的向往:「封狼居胥啊,當個騎卒都成!」
封狼居胥!
貌似沒有哪個武將能拒絕呢。
這段時間,請戰的上表就沒停過。
曹操接到隨軍北伐的詔令之后,大宴三天,以示慶賀,聽說做了十幾首詩,高興得不得了。即便他知道,帶他去北伐也只是因為忌憚他。
可這種名傳千古的好事,讓他依舊興奮莫名。
封狼居胥,勒石燕然,這兩件壯舉是所有武將的追求。
不,不只是武將,很多文臣也上表請戰。
最積極的竟然是有酒有肉就能醉一天的郭嘉,這個不著調的家伙在軍議之后,知道自己不能隨軍,沮喪得喝酒都不香了。
居然在散會之后懶著不走,信誓旦旦的表示:「陛下需要一個隨軍軍師!」
劉襄能理解,因為他也很向往。
可看著郭嘉消瘦羸弱的身形,非常認真的回答了他:「不,朕不需要!」
主要是怕他有命去,沒命回。
北伐的主力全是騎兵,朝中的謀士無法適應騎兵的節奏,很可能跑死在半道上,所以根本就沒有帶軍師的打算。
正月十五早朝,劉襄下詔:立皇子劉晟為太子,命劉虞、荀彧、袁渙、趙云為輔政大臣,協助太子監國。
下午祭祀太一。
正月十六,御駕親征。
羽林軍、屯騎營、羌騎營、色目營,縱馬北上。
光祿勛崔奕、車騎將軍曹操、羽林中郎將典韋、虎賁中郎將史阿、游擊將軍劉能、驍騎校尉孫策、羌騎校尉黃忠隨軍作戰。
快馬沿大道而行,一日百里,直奔
雁門,半個月后與鎮北將軍閻柔匯合。
全軍兩萬九千騎卒,六萬五千匹馬,驅趕牛羊,背負輜重,出塞北伐。
四萬步卒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