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媛沒上學?”
方樂回頭問著祁遠山。
祁遠山是方家坪周邊十里八鄉都很有名氣的大夫,無論是本村還是外村,其實都有人想著送自己的孩子過來,跟著祁遠山學一門手藝。
中醫土生土長,所以這個年代的不少人看待中醫和看待西醫的態度是不同的,特別是沒上過學的人多,村上大多人都覺的西醫那是高大上的東西,要文憑,要學歷,中醫則要求低一些。
因而一些鄉村中醫又有土郎中的稱呼。
什么土郎中、游方郎中、赤腳醫生,很多人都覺的這些稱呼好像是貶義詞,是說醫生水平不好,其實并非如此,很多詞最初出來的時候并沒有太多的寓意,只是逐漸被人運用,才有所指。
98年以前,很多人對行醫資格、執業醫師證之類的東西了解不深,雖然98年之前醫生也要有行醫資格,可因為行醫資格相對來說比較容易獲得,再加上交通不便,小地方人認識不夠。
師生傳承、父子傳承,一代一代在鄉村看病的現象是很多的。
而一些民間中醫確實學歷不高,所以不少人都把中醫也當成了一門手藝,真要能跟著祁遠山學點本事,自家孩子將來也在村里看個病什么的,也算是有個收入。
可方樂很清楚,98之后,一些父子相傳,師生傳承的現象就要逐漸受到限制,師生父子依舊可以傳承,可有了執業醫師證的限制,學歷、年限等各方面都會成為門檻。
祁遠山的情況方樂不清楚,可就這個趙媛來說,如果學歷不高,又不是醫學專業的學生的話,跟著祁遠山哪怕學出來,也是拿不到執業醫師證的,98之后全國實行執業醫師考核,對于師徒傳承的傳統中醫人也是開放資格的,可同樣提高了門檻,趙媛在祁遠山這邊,并不會積累年限。
最起碼也要是擁有執業許可證的醫館、診所之類的醫療機構,才能積累年限。
祁遠山這兒很顯然不符合規定。
“上呢,我也是省中醫藥大學的學生呢。”
趙媛笑著道:“今天禮拜六,我是昨天晚上才回來的,明天下午就回去。”
“原來還是學妹。”
方樂笑了笑,這不僅僅是師妹,更是學妹呀。
“方樂哥哥,祁爺爺說你現在是休學,打算什么時候回學校呀?”
趙媛問方樂。
“過了春節吧。”
方樂笑著道:“過了春節,去了再看。”
吃著藥,每天練著五禽戲,同時練著拳,方樂的恢復要比尋常患者快得多,方樂感覺,過了春節,他哪怕沒痊愈,應該也恢復的差不多了。
“方樂哥哥,你回去之后是休學一年,上大三嗎?”
“我應該會申請繼續上大四,直接進醫院實習。”
醫學臨床專業五年制,普遍上也是從98年改制之后開始的,現在不少醫科類院校醫學臨床專業大都還是四年制的,目前秦州省中醫藥大學還叫省中醫學院,改名為省中醫藥大學還是二十年之后的事情。
方樂是不愿意耽誤時間的,如果春節能回去上課,他是想跟著現在的班級繼續走,直接進醫院,下臨床,沒必要把時間浪費在學校里面。
重生前方樂就是博士研究生文憑,醫學專業和別的專業又不一樣,屬于一直學習的一個專業,不存在畢業幾年之后把學的東西忘光了,參加考試,方樂也能保證不掛科。
下了臨床之后,可以一邊工作一邊繼續提升學歷,盡快把職稱弄上去,這才是正途。
擁有著前世的經驗,在外科方面,方樂可以說絕對遠超現在所有的外科醫生,中醫方面也絕對是排在前面的,也就比現在幾位大國手差一些。
三十三歲生日的時候,父親方寒就曾經評價過方樂,再沉淀一段時間,若能有所悟,必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