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王滿心郁悶地出了慈寧宮,和曹貴妃一同回了甘泉宮。
進了甘泉宮,屏退宮人,漢王陰著臉,語氣里含著怒意和不甘:“皇祖母嘴上說得好聽,說什么皇孫里最疼我。卻不肯在父皇面前為我說話。不然,皇祖母一句話,抵得上別人百句千句!”
曹貴妃擰著細細的柳眉,輕嘆一聲:“說這些有什么用。我私下里明示暗示不知多少回,太后愣是不吭聲,我又有什么法子。”
“好在你父皇還沒下旨立儲,總還有機會。你別心急。人一著急行事,就會落了下乘。就像秦王那樣,作繭自縛!”
秦王想暗殺燕王不成,落了個禁足養病的下場。
對有雄圖野心的皇子來說,不能出府,不能上朝,不能辦差,與世隔絕,這樣的生活,比死還要可怕。
漢王在親娘面前,比在趙王面前說話直接得多:“成者為王敗者為寇。秦王這是功虧一簣,如果當日事成了,現在得意的就是秦王了。”
隆安帝遲遲不立太子,讓幾個兒子分別領著六部差事,對皇子們結交朝臣暗中結黨并不過問。
就像是苗人養蠱一樣,能熬到最后的那一個就是蠱王。沒那個能耐,半途被咬死了也是活該。
曹貴妃壓低聲音道:“你父皇龍體一日不如一日。我掌著后宮,打探御前的動靜消息倒是便利。”
“以后,戶部的差事你應付了事,多在你父皇身邊伺候孝敬,讓你父皇看到你的孝心。”
漢王點點頭應下。
燕王整日埋頭在刑部查案辦差,哪里及得上他在御前走動伺候。都說人老多情,最疼幼子,隆安帝也不會例外。
漢王有曹貴妃相助,消息靈通,在宮中下著水磨功夫。
隆安帝果然龍心大悅,愈發寵愛幼子,時常厚賞漢王。
漢王又暗中拉攏福親王,福親王在隆安帝面前時時說漢王的好話。如此一來,漢王風頭極勁,一時間將燕王的風頭都蓋了過去。
燕王麾下官員暗暗為燕王心急,私下進言:“殿下,漢王殿下在宮中有貴妃相助,宮外有曹家支持,還拉攏了福親王在圣前說話。不得不防啊!”
“說得正是。漢王野心勃勃,問鼎儲君之心昭然。殿下可得及早想個對策。”
燕王淡淡道:“本王心中有數。”
不管不問,繼續埋頭當差做事。
十幾年都熬過來了,不差這一時半會兒。
漢王再蹦跶,還能比得上秦王當年的威勢嗎?連秦王都被他斗垮了,他豈會在意上躥下跳的漢王!
漢王攪風攪雨,燕王巋然不動。
落在明眼人眼中,高下立見。
身為皇子,想做太子很正常。不過,也得表現出令百官誠服信服的手腕和能力來。
漢王走孝子路線和后宮路線,不能說不好,不過,和英明神勇沉穩低調胸襟寬廣的燕王殿下一比,頓時就顯出了差距。
轉眼間,到了三月。
隆安帝要去行宮小住春獵,下旨令趙王漢王伴駕,一眾皇孫都要同行。只留下燕王在朝中監國理政。
圣旨一下,宮中內外立刻忙碌起來。
負責圣駕出行的安危,責任重大。錦衣衛精銳傾巢而出,沈茂父子皆伴駕隨行。
五城兵馬司也被調了部分武將官兵,邱明城赫然在名單中。
邱老夫人知道此事后,很是高興,忙吩咐江氏:“快些去收拾衣服行李,多備些傷藥。對了,庫房里還存著一瓶參丸,也一并帶上。”
江氏柔聲應下。
邱明城隨口笑道:“皇上出行春獵,隨行的錦衣衛有一萬,五城兵馬司的武將士兵加起來五千。就在京城外的行宮,一天一夜就能跑個來回。就這能有什么危險!”
邱老夫人卻道:“出門在外,有備無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