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安帝目光一閃,聲音里聽不出什么情緒:“沈祐是朕的侍衛統領,要留在宮中?!?
這是不打算讓沈祐出征了。
朱昀也沒怎么失望。本來就是隨口一問,他的太子親衛里也不乏高手,確實不應該搶父皇的人。
倒是沈祐,心里有些失望。
他原本以為,此次天子會派他隨大軍出征。男兒當建功立業保家衛國。越是戰事兇險,越要奮勇向前殺敵。立的戰功越多,仕途才會更順遂。
可惜,這么好的機會沒能落到他頭上。
沈祐唏噓一回,便將此事放下。
馮少君身為天子近侍,消息十分靈通。太子還沒出太和殿,她就已知道太子將要督軍去邊關一事了。
一眾內侍竊竊私語。
“君子不立危墻之下。太子殿下是大齊儲君,怎么能去那么危險的地方?!?
“正是。太子殿下金尊玉貴,打仗這等事,就該讓悍不畏死的武夫去。譬如沈統領那樣的,以前就經常領兵出京打仗,皮糙肉厚不怕死……”
噫?怎么后面腦勺冷颼颼的。
說閑話的內侍悄悄轉頭,就見不遠處的馮公公正皮笑肉不笑地看過來。
那笑容,看得人心里陣陣發涼。
內侍們立刻住了嘴。
對哦,馮公公和沈統領私交不錯。說沈統領的閑話,怎么也該避著馮公公才對。
……
太子殿下要隨軍出征一事,迅速傳開。
徐閣老鄭閣老都是太子太傅,對太子殿下的安危格外上心。聽聞此事,紛紛去東宮苦勸。奈何太子殿下主意已定,又得了慶安帝首肯,木已成舟了。
袁海也來了東宮。
舅甥兼翁婿兩人見了面,自是親近。私下里說話,也沒那么多計較。
袁海先嘆了一聲:“邊軍打了敗仗,倒連累得殿下奔波勞苦。臣心中實在有愧啊!”
燕王當年是兄弟四個,而且燕王非嫡非長,為了爭圣眷爭儲位,必須殫精竭慮拼盡全力。十三歲就領兵上過陣打過仗了。
朱昀卻是慶安帝唯一的兒子,原配嫡出。根本不需要和誰爭斗,輕輕松松就做了燕王世子,緊接著是太孫,后來又被冊立為太子。
先不說朱昀品性端正頭腦聰慧謙遜隨和,就算他貪花好色性情軟弱,也沒人和他爭寵搶儲位。
如果不是為了袁家脫罪,太子何必自討苦吃?行軍打仗可不是鬧著玩的。只來回奔波的辛苦,就夠受的了。
朱昀低聲笑道:“岳父可別這么說。我此去邊關,是想結識軍中武將,親眼看一看邊軍是什么樣子。不全是為了替袁家脫罪?!?
這樣的話,自然是為了安撫袁海。
袁海沉默片刻道:“總之,殿下的心意,袁家上下銘感五內?!?
“戰場上刀劍無眼,請殿下務必要謹慎小心。不管到了何時何地,都以安危為重。出入一定要有親衛隨行。
朱昀點點頭。
袁海又道:“袁家有兩個兒郎,此次也隨殿下一同去邊軍吧!有什么事,殿下只管差遣他們?!?
朱昀笑著應下。
翁媳兩個正說著話,書房外響起了腳步聲。
旋即,有內侍進來稟報:“啟稟太子殿下,太子妃娘娘來了?!?
太子書房是東宮重地,平日東宮屬官和幕僚議事都在此處。袁敏很少過來。今日聽聞親爹袁海來了東宮,袁敏特意過來相見。
隨袁敏一同進來的,還有棟哥兒棠姐兒梁哥兒。
梁哥兒快一歲了,還不會走路說話,被奶娘抱著。棟哥兒棠姐兒已經四歲,行禮時有模有樣:“見過父王?!?
朱昀有個威嚴的父親,自小就對親爹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