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祐一路護送太子殿下進了東宮。
袁皇后袁敏還有棟哥兒幾個,都圍攏在床榻邊。誰也插不進去。
沈祐也沒湊上前的意思,低聲對祝統領道:“我這就去金鑾殿那邊。”
祝統領滿臉感激之色,拱手道:“這段時日,辛苦沈統領了。”
祝統領是個知情識趣的。過去的幾個月里,一直以沈祐馬首是瞻,處處敬讓三分。沈祐對祝統領的印象也不錯。
只除了膽子小了一點少了點悍勇少了些擔當之外,其他都不錯。
沈祐悄然離去,出了東宮后,等在東宮外的沈嘉方鵬等人都湊了過來。明朗的陽光下,被養胖了一圈的沈嘉面色紅潤容光煥發:“我們現在去哪兒?”
沈祐一笑:“我們的任務已經完成了。現在去見皇上。”
眾天子親衛齊聲應下,追隨在沈祐身后,大步去了金鑾殿。
離得老遠,就能見到肅穆巍峨的宮殿。守在殿外的天子親衛們,一個個身著銀色軟甲,在陽光下閃著熠熠光芒。
見到沈祐一行人,親衛們個個露出激動的神色。卻無人張口喧嘩吵鬧。金鑾殿外當值,要沉穩嚴肅,不能輕易張口。
沈祐按捺住激動的心情,沖眾親衛點頭示意。然后大步走上前,眾目睽睽之下,一路走到了守在殿外當差的御前紅人馮公公面前。
沈祐,你終于回來了。
馮少君以過人的自制力,按捺下心頭翻涌的激動喜悅,笑著拱了拱手:“咱家聽聞沈統領又立大功,恭喜沈統領!”
沈祐強忍住沖上前抱住她的沖動,目光貪婪地落在她的臉上,口中聲音還算平穩:“幾個月沒見,馮公公風采依然。”
“咱家聽聞,沈統領在邊關受了傷,傷勢不要緊吧!”馮少君的目光掠了一圈,不動聲色地問道。
沈祐低聲答道:“一點輕傷,早就養好了。”
短短的四目對視,兩人心潮澎湃激越,不必細述。
馮少君收回目光,笑著說道:“袁將軍孟將軍他們都在殿內。皇上有口諭,沈統領回來了,立刻進殿覲見,無需通傳。沈統領請吧!”
正事要緊,忙完正事,夫妻晚上相聚時,再閑話不遲。
沈祐略一點頭,邁步進了金鑾殿。
……
金鑾殿內的氣氛,此時并不太美妙。
遠道歸京的袁清,當著一眾文臣武將的面跪下請罪:“……邊軍接連大敗,數萬百姓被擄,死傷無數,皆是臣之過。”
“朝廷及時派援軍,何將軍拼死燒了韃子糧草,自己卻力戰身亡。韃子攻城猛烈,太子殿下親自擊戰鼓,卻被毒箭所傷。臣實在愧對圣上。”
“守城那一日,沈統領親自上城墻,殺敵無數,大振軍心。之后,孟將軍領兵追擊韃子,殺了萬余敵兵。這才有了邊軍大勝。”
“請皇上重賞孟將軍沈統領,重賞立了戰功的將士。臣自請領罪,請皇上嚴懲!”
說完,重重磕了三個頭。
一眾文臣武將,看著袁清這般模樣,心里既唏噓又感慨。一時竟無人為袁清求情。
認真說來,袁清沒有大錯。可身為武將,接連打敗仗,丟失疆土百姓,就是最大的過錯。更何況,還有戰死的何將軍,太子殿下也受了重傷,袁清這個主將難辭其咎。
大軍歸京的消息傳至朝廷后,眾臣都清楚,到了算總賬的時候。要如何處置袁清,端看天子圣心如何了。
龍椅上的慶安帝,收斂了所有情緒,目光沉凝。
一片沉寂中,袁海站了出來,上前跪下:“皇上,袁將軍是臣嫡親的兄長。不過,朝堂之上,只論功過,不論親疏。臣以為,邊軍一開始大敗,確實是袁將軍之過。何將軍之死,太子